共 14 条
不同处理对药用紫苏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33
作者:
张春平
[1
]
何平
[1
]
何俊星
[1
]
喻泽莉
[1
]
杜丹丹
[1
]
胡世俊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市三峡库区植物生态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紫苏;
种皮;
吸水率;
萌发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2.2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通过对紫苏种子形态和萌发特性的研究,寻找打破种子休眠、提高种子萌发率的适宜条件。方法观察种子外部形态,对紫苏种子千粒质量、净度、含水量和吸水率等多项指标进行测定,对紫苏种子分别进行超声、低温和热水预处理,分析不同温度、不同浓度化学物质和不同萌发介质处理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结果紫苏种子的含水量为9.09%,吸水率为42.84%,经过60℃热水和4℃/5 d预处理后的萌发率分别为91.2%和90.1%。GA3200 mg/L和PEG 200 mg/L处理后的萌发率分别为94.6%和91.1%,较高浓度的NAA和6-BA对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变温下(15℃/23℃)种子萌发率为94.7%,滤纸和纱布介质上的萌发率分别为94.2%和91.2%。结论种皮是限制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先用60℃热水对种子进行预处理,然后再用GA3200 mg/L处理种子,可以在短时间内显著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15℃/23℃,最佳发芽介质为双层滤纸。
引用
收藏
页码:1361 / 136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