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日海权矛盾中的南海问题

被引:7
作者
杨震
蔡亮
机构
[1]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关键词
海权矛盾; 南海; 弹道导弹核潜艇; 军事部署; 灾难外交;
D O I
10.13654/j.cnki.naf.2017.06.001
中图分类号
D823 [边界问题]; D831.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研究中日海权矛盾中的南海问题。日本并非南海沿岸国家,作为一个区域外国家,何以与中国在南海问题上发生矛盾?本文通过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流派中的海权论等理论工具对此问题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冷战结束后作为东亚地缘政治主体板块国家的中国免除了长期遭受的来自北方的威胁,开始得以放手发展海权,而作为二战战败国的日本则开始追求政治大国地位。中国在2010年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得东亚第一次出现了两强并立的地缘政治格局,遂引起日本的强烈猜忌。以此为背景,日本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为对亚太地区和平与繁荣的威胁。于是,日本开始在海洋领域挑起争端,两国的海权矛盾由此产生并迅速升级。由于日本在东海问题上日渐处于下风,并且在短期内看不到改观的希望,因此日本开始围魏救赵,在南海问题上挑起争端,企图使中国陷入战略两难的困境。而为达到海上围堵并牵制中国的目的,日本采取法律、防务、外交、舆论等多重手段在南海问题上为中国设置障碍。为此中国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反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4+125 +1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海权视阈下的印度海基核力量发展 [J].
杨震 ;
崔荣伟 .
南亚研究季刊, 2017, (01) :1-8+111
[2]   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与对日外交实践 [J].
杨伯江 ;
金嬴 ;
何晓松 ;
常思纯 .
日本学刊, 2016, (05) :1-18
[3]   论后冷战时代中美海权矛盾中的南海问题 [J].
杨震 ;
周云亨 ;
朱漪 .
太平洋学报, 2015, 23 (04) :35-45
[4]   西太平洋矛盾分析与中国选择 [J].
张文木 .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5, (01) :113-117
[5]   国际经济地位变化与中日关系前景 [J].
张可云 .
湖湘论坛, 2014, 27 (01) :30-35
[6]   后冷战时代海权的发展演进探析 [J].
杨震 .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13, (08) :100-116+159
[7]   基于海权视角:航空母舰对中国海军转型的推动作用 [J].
杨震 ;
杜彬伟 .
太平洋学报, 2013, 21 (03) :68-78
[8]   论戈尔什科夫的国家海上威力论及其现实意义——以海权理论为视角 [J].
杨震 ;
杜彬伟 .
东北亚论坛, 2013, 22 (01) :59-70+128
[9]  
论后冷战时代的海权[D]. 杨震.复旦大学. 2012
[10]  
日本要“巡航”南海?没资格![N]. 严瑜.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7 (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