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进

被引:8
作者
张礼凤
徐冉
王彩洁
机构
[1]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济南
[3] 济南
关键词
山东; 大豆; 农艺性状; 演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50多年来山东省不同时期42个主要推广大豆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演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品种的结英习性由无限结英习性为主到以有限、亚有限结英习性为主;生育日数均缩短5.6d;株高降低23.2%,其中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降低27.1%,60年代至80年代降低0.4%,80年代至90年代以后增加5.8%,主茎节数减少3.1个;节间长度缩短0.4cm~0.9cm;分枝数减少1.5个;单株英数减少33.7%;单株粒数减少31.7%;百粒重增加37.9%;单株生产力平均增加13.9%;产量提高48.7%。在本试验条件下,研究认为,今后大豆育种要从提高单株生产力着手,适当增加株高,缩短节间长度,增加主茎节数,进而增加主茎英数,以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山东大豆.[M].李永孝主编;.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2]  
中国大豆品种志.[M].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主编;.农业出版社.1993,
[3]   栽培大豆起源与演化研究进展 [J].
赵团结 ;
盖钧镒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4, (07) :954-962
[4]   辽宁省大豆更替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J].
孙贵荒 ;
宋书宏 ;
刘晓丽 ;
董丽杰 ;
孙恩玉 ;
张丽 ;
陈艳秋 .
大豆科学, 2001, (01) :30-34
[5]   辽宁省杂交育成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改进 [J].
裴东红 ;
田冰 ;
谢甫绨 ;
王海英 .
大豆科学, 1997, (01) :2-6
[6]   河北省栽培大豆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的初步分析 [J].
王占廷 .
大豆通报, 1993, (Z1) :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