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

被引:15
作者
王蔚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未成年被告人; 社会调查报告; 证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社会调查制度兴起。各地纷纷探索,社会调查报告出现在法庭之上,对法官量刑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从证据的概念及特点研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社会调查报告属于证据,是一种特殊的证人证言,其报告人、形式要件、质证程序都有自身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论量刑程序的独立性——一种以量刑控制为中心的程序理论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09, (01) :163-179
[2]   少年审判制度若干问题研究 [J].
本刊编辑部 ;
罗莹 ;
冯爱冰 .
山东审判, 2008, (06) :12-23
[3]   未成年人品格证据若干问题初探 [J].
吴燕 ;
吴翎翎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8, (05) :67-69
[5]   刑事审判中少年司法保护的探索与实践 [J].
张竞模 ;
陈建明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4, (05) :62-67
[6]  
证据法学.[M].江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