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沉积环境及演化

被引:24
作者
陈骥 [1 ]
傅恒 [2 ]
刘雁婷 [1 ]
汪瑞良 [3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2]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油气藏地质与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东沙隆起; 珠江组; 沉积相; 沉积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是重要的油气勘探领域。通过对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的岩心观察描述和岩石薄片鉴定,确认其主要的岩石类型及生物组合,结合地震、测井、录井资料,将珠江口盆地东沙隆起珠江组划分为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台地前缘斜坡相、海滩相、陆棚相5个沉积相,并进一步划分出9个亚相及若干微相。在此基础上,讨论珠江组沉积相空间展布特征,对其沉积环境演化进行分析,认为珠江组碳酸盐岩主要经历了初、早、中、晚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为研究区的储层发育、分布特征研究及有利储集相带预测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163 +163-16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塔河南盐下地区中奥陶统一间房组沉积环境分析 [J].
侯明才 ;
万梨 ;
傅恒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5 (06) :601-609
[2]  
南海晚新生代地层结构特征、沉积厚度及沉积模式[J]. 邱燕,刘建华,陈泓君.南海地质研究. 2006(00)
[3]   南海沉积盆地石油地质条件研究 [J].
李金有 ;
郑丽辉 .
特种油气藏, 2007, (02) :22-26+106
[4]   东沙隆起台地生物礁、滩油藏成藏条件及勘探思路探讨 [J].
刘军 ;
施和生 ;
杜家元 ;
高鹏 .
热带海洋学报, 2007, (01) :22-27
[5]   南海盆地生物礁形成条件及发育趋势 [J].
魏喜 ;
祝永军 ;
尹继红 ;
陈亦寒 ;
刘东齐 .
特种油气藏, 2006, (01) :10-15+102
[6]   珠江口盆地构造演化及对沉积环境的控制作用 [J].
邵磊 ;
雷永昌 ;
庞雄 ;
施和生 .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9) :1177-1181
[7]   流花11-1油田礁灰岩油藏沉积-成岩演化模式 [J].
岳大力 ;
吴胜和 ;
林承焰 ;
王庆如 ;
衡立群 ;
李燕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5, (04) :518-523+529
[8]   南海生物礁及礁油气藏形成的基本特征 [J].
陈国威 .
海洋地质动态, 2003, (08) :32-37+59
[9]   珠江口盆地东部第三纪沉积环境与古地下水流模式 [J].
梁杏 ;
王旭升 ;
张人权 ;
支兵发 .
地球科学, 2000, (05) :542-546
[10]   南海海盆新生代的构造演化史 [J].
姚伯初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2)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