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的建立及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32
作者
张冬玲
鲍志东
杨文秀
机构
[1] 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层序界面; 层序地层划分; 主控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准噶尔盆地层序界面、首次洪泛面和最大洪泛面的识别,建立了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划分出2个超层序、7个层序和15个体系域. 其识别标志为地震、露头、钻测井资料上的特征,结合构造运动界面、不整合界面、古土壤层及岩性突变等. 分析了侏罗系层序形成的主控因素,即构造运动和沉降、物源供应、湖平面升降和气候条件等.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2+27 +27-1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松辽盆地中浅层构造层序界面的划分及其对含油气系统形成的意义 [J].
范立国 ;
侯启军 ;
陈均亮 .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3, (02) :13-16+128
[2]   坳陷型湖盆层序地层特征与隐蔽油气藏勘探——以松辽盆地为例 [J].
袁选俊 ;
薛良清 ;
池英柳 ;
陈章明 ;
渠永宏 .
石油学报, 2003, (03) :11-15
[3]   济阳断陷湖盆层序地层学及砂砾岩油气藏群 [J].
潘元林 ;
宗国洪 ;
郭玉新 ;
姜秀芳 ;
卓勤功 .
石油学报, 2003, (03) :16-23
[4]   东濮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学模式 [J].
郑鸿稳 .
石油学报, 2002, (04) :24-28+6
[5]   层序地层应用于陆相油藏预测的成功实例 [J].
樊太亮 ;
李卫东 .
石油学报, 1999, (02) :20-25+3-4
[6]  
层序地层学[M]. 石油大学出版社 , 朱筱敏编著, 2000
[7]  
地震地层学解释基础[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徐怀大等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