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辽盆地中浅层构造层序界面的划分及其对含油气系统形成的意义

被引:11
作者
范立国
侯启军
陈均亮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3] 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中浅层; 构造层序界面; 构造作用; 含油气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地壳运动引起的挤压作用及拉张伸展作用 ,研究了松辽盆地中浅层构造层序界面的划分 .在分析地震剖面和构造作用的基础上 ,发现不同的构造作用都在地层中留下自己的痕迹面 ,依此将松辽盆地中浅层划分出伸展、压陷、压扭、挤压 4种类型和 8个构造层序界面 .从而 ,可以解释构造作用样式不仅控制沉积物的充填厚度和地层的旋回性 ,而且还控制着沉积体系类型和内部沉积构成 ;同时分析并解释了构造运动的迭置对含油气系统形成的控制作用 .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128 +12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沉积盆地演化与旋回动力学环境 [J].
刘和甫 .
地球科学, 1996, (04) :5+7-8+10-16
[2]   松辽盆地“T2”断层系及青山口早期伸展裂陷 [J].
胡望水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5, (02) :8-12+97
[3]   松辽裂谷盆地的构造演化和烃类形成 [J].
安延恺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1986, (01) :14-19
[4]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裂陷作用和伸展构造 [J].
马杏垣 ;
刘和甫 ;
王维襄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83, (01) :22-32
[5]   论伸展构造 [J].
马杏垣 .
地球科学, 1982, (03) :15-22
[6]  
构造地质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朱志澄,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