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对驾驶员感知判断及操作特性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裴玉龙
马艳丽
机构
[1] 不详
[2]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不详
关键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 疲劳程度; 实验心理学; 驾驶特性测评指标; 连续驾驶时间;
D O I
10.13229/j.cnki.jdxbgxb2009.05.014
中图分类号
U491.254 [];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在分析疲劳对行车安全影响的基础上,采用实验心理学测试与主观疲劳调查的方式,研究了不同疲劳程度下驾驶员的感知、判断及操作特性。分析了不同疲劳程度下驾驶特性测评指标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不同疲劳程度下的驾驶特性测评指标阈值。提出了基于驾驶员驾驶特性的最大连续驾驶时间建议,可为相关部门制定或修订驾驶服务时间提供参考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151 / 115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机动车驾驶员驾驶疲劳测评方法的研究状况及发展趋势 [J].
郑培 ;
宋正河 ;
周一鸣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6) :101-105
[2]   中国职业汽车驾驶员适宜性检测标准制订研究 [J].
李百川 ;
孙建宏 ;
肖利军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1, (03) :7-10
[3]  
驾驶员驾驶特性与道路交通安全对策研究[D]. 马艳丽.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
[4]  
驾驶疲劳机理及馈选模式研究[D]. 金键.西南交通大学. 2002
[5]   Driver experience and cognitive workload in different traffic environments [J].
Patten, Christopher J. D. ;
Kircher, Albert ;
Ostlund, Joakim ;
Nilsson, Lena ;
Svenson, Ola .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2006, 38 (05) :887-894
[6]  
The development of a naturalistic data collection system to perform critical incident analysis: An investigation of safety and fatigue issues in long-haul trucking[J] . Thomas A. Dingus,Vicki L. Neale,Sheila G. Klauer,Andrew D. Petersen,Robert J. Carroll.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 2006 (6)
[7]   Driving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of the lead car's braking when looking at in-car targets [J].
Summala, H ;
Lamble, D ;
Laakso, M .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1998, 30 (04) :4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