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牧草不同生长期C、N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33
作者
王冬梅
杨惠敏
机构
[1]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牧草; 生长期; 碳含量; 氮含量; 计量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在甘肃庆阳(降水量517 mm)和榆中(降水量350 mm)的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3种豆科牧草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cv.Longdong)、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以及1种禾本科牧草一年生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主要生长期的C、N含量及计量比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生长期牧草有机碳含量差异不大;全氮含量随生长期呈降低趋势或在孕穗(蕾)期较低,叶全氮含量高于茎和根;C/N随生长期呈增加趋势或在孕穗(蕾)期较高,叶C/N低于茎和根,禾本科牧草C/N高于豆科牧草。榆中一年生黑麦草C/N高于庆阳,而豆科则相反。牧草C/N随生长期的变化与不同植物不同阶段C同化和N吸收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921 / 9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草-环境系统植物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学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研究进展 [J].
杨惠敏 ;
王冬梅 .
草业学报, 2011, 20 (02) :244-252
[2]   杭州湾滨海湿地3种草本植物叶片N、P化学计量学的季节变化 [J].
吴统贵 ;
吴明 ;
刘丽 ;
萧江华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01) :23-28
[3]   不同环境和基因型条件下水稻植株的糖氮比变化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 [J].
王勋 ;
朱练峰 ;
戴廷波 ;
姜东 ;
曹卫星 .
中国稻米, 2008, (06) :11-15
[4]   秦岭亚高山草甸30种草本植物的碳、氮分布研究 [J].
何亚婷 ;
刘文治 ;
党高弟 ;
张全发 .
草业科学, 2008, (10) :1-5
[5]   基于碳氮代谢的水稻氮含量及碳氮比光谱估测 [J].
薛利红 ;
杨林章 ;
范小晖 .
作物学报, 2006, (03) :430-435
[6]   生态化学计量学:复杂生命系统奥秘的探索 [J].
曾德慧 ;
陈广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5, (06) :141-153
[7]   影响C4草本植物C/N比值变化的因素与土壤有机C积累的关系 [J].
朴河春 ;
朱建明 ;
余登利 ;
冉景丞 .
第四纪研究, 2004, (06) :621-629
[8]  
SCALING OF C:N:P STOICHIOMETRY IN FORESTS WORLDWIDE: IMPLICATIONS OF TERRESTRIAL REDFIELD‐TYPE RATIOS[J] . Megan E. McGroddy,Tanguy Daufresne,Lars O. Hedin.Ecology . 2004 (9)
[9]   A model analysis of N and P limitation on carbon accumulation in Amazonian secondary forest after alternate land-use abandonment [J].
Herbert, DA ;
Williams, M ;
Rastetter, EB .
BIOGEOCHEMISTRY, 2003, 65 (01) :121-150
[10]   Oxidizible organic carbon fractions and soil quality changes in an Oxic Paleustalf under different pasture leys [J].
Chan, KY ;
Bowman, A ;
Oates, A .
SOIL SCIENCE, 2001, 166 (01) :6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