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泉沟流域天然灌丛退化成因及保育对策

被引:8
作者
马金宝 [1 ]
张培栋 [2 ]
李新荣 [3 ]
机构
[1] 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乌鞘岭自然保护站
[2] 兰州商学院环境与生态经济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天然灌丛; 退化成因; 保育对策; 旱泉沟流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旱泉沟流域生境为研究对象,分析出气候变迁、鼠类破坏、认识偏差、超载滥牧、樵采挖药、农垦残食、利益相争等是天然灌丛退化的主要成因,以“人—草—畜”和谐发展为目标,提出了完善机制、分区治理,自然修复、持续经营,封山禁牧、育灌育草,以草定畜、划区轮牧,人工种草、合理利用,调整结构、增加收益的保育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放牧对草地的作用 [J].
侯扶江 ;
杨中艺 .
生态学报, 2006, (01) :244-264
[2]   青海省海南州高寒草地荒漠化治理技术与对策 [J].
拉元林 ;
全晓毅 .
草业科学, 2005, (08) :55-61
[3]   草地生态资产受损致因及重建新模式的探讨 [J].
孙鸿良 .
草业学报, 2004, (05) :1-5
[4]   临夏县天然草地退化原因及改良保护对策 [J].
唐永昌 .
草业科学, 2003, (12) :72-74
[5]   青藏高原“黑土滩”形成的自然因素与生物学机制 [J].
李希来 .
草业科学, 2002, (01) :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