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河下游荒漠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分析

被引:60
作者
赵振勇
王让会
张慧芝
孙洪波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塔里木河下游; 荒漠生态系统; 脆弱性; 驱动力; 退化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几十年来,塔里木河下游河道断流,地下水水位剧烈下降,天然植被衰退,土地的沙质荒漠化问题十分严峻。通过对下游退化荒漠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干扰体驱动力的分析,阐述了该系统退化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退化荒漠生态系统的恢复对策。系统的内在脆弱性特征决定了其抗干扰的能力差,退化后恢复的弹性小;强烈的人为干扰体是系统退化的重要驱动力。下游荒漠生态系统的退化是系统内在特性和外在干扰体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干旱区严酷的生态环境下,荒漠生态系统的人为干扰结果值得重视。2000年5月以来的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使系统的退化形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但系统的恢复是有限的。植被的恢复,必须遵循干旱区植物的生态学性质,密切结合植物发生所需的环境条件,特别是干旱区植被分布格局与地下水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20 / 22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1]   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生态脆弱带的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J].
王让会 ;
宋郁东 ;
樊自立 ;
游先祥 .
环境科学, 2001, (02) :7-11
[12]   耗散结构理论在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人地系统分析中的应用 [J].
宋豫秦 ;
张力小 ;
曹淑艳 .
中国沙漠, 2000, (S1) :16-22
[13]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地下水在脆弱生态环境中的作用 [J].
马金珠 ;
朱中华 ;
李吉均 .
兰州大学学报, 2000, (04) :88-95
[14]   塔里木河下游近50a来沙质荒漠化演变规律 [J].
王让会 ;
樊自立 .
中国沙漠, 2000, (01) :46-51
[15]   岷江上游大沟流域驱动植被退化的人为干扰体研究 [J].
包维楷 ;
刘照光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1999, (03) :2-8
[16]   生态系统退化的过程及其特点 [J].
包维楷 ;
陈庆恒 .
生态学杂志, 1999, (02) :37-43
[17]   论干旱区景观生态特征与景观生态建设 [J].
程国栋 ;
肖笃宁 ;
王根绪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1) :13-17
[18]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 [J].
赵平 ;
彭少麟 ;
张经炜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8, (03) :179-186
[19]   植被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J].
夏北成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3) :73-77
[20]   新疆气候与环境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情景 [J].
姜逢清 ;
胡汝骥 ;
马虹 .
干旱区地理, 1998, (0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