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黄河三角洲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18
作者
薛春汀
周永青
王桂玲
机构
[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
[2] 青岛地质工程勘察院 青岛
[3] 青岛
关键词
三角洲超级叶瓣; 三角洲叶瓣; 贝壳堤; 孟村黄河三角洲; 苏北黄河三角洲;
D O I
10.16562/j.cnki.0256-1492.2003.03.005
中图分类号
P531 [古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孟村古黄河三角洲分流河道体系代表歧口三角洲超级叶瓣(700BC—11AD)的上三角洲平原沉积物,其下的三角洲沉积层序多属于更老的超级叶瓣。山东北部大口河至徒骇河口海岸700BC—1099AD多次受到黄河的影响,埕口—马山子东北部的海岸平原主要形成于893—1048年,那里岛链状贝壳堤开始形成的时间晚于1128年,与贝壳堤的14C年龄相差700~1850a。苏北斗龙港口—港海岸平原地表之下约9m厚的沉积物主要是黄河入海泥沙在海流作用下向南搬运,并沉积下来。苏北黄河三角洲南界在港附近。自然地理和海洋地质工作者采纳"公元前602年或战国中期(公元前4世纪)发生第一次大改道"的观点是一个误会,实际上这是多数历史地理学家已经放弃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古代黄河三角洲海岸的现代特征──黄河三角洲潮滩时空谱系研究Ⅰ [J].
崔承琦 ;
施建堂 ;
张庆德 .
海洋通报, 2001, (01) :46-52
[2]   西汉古黄河三角洲初探 [J].
李元芳 .
地理学报, 1994, (06) :543-550
[3]   南黄海南部陆区全新世沉积研究 [J].
陈报章,李从先,业治铮 .
沉积学报, 1994, (02) :63-71
[4]   废黄河三角洲的演变 [J].
李元芳 .
地理研究, 1991, (04) :29-39
[5]   鲁北沿岸贝壳堤的地质学意义 [J].
夏东兴 ;
王德邻 ;
吴桑云 ;
赵奎寰 .
黄渤海海洋, 1991, (03) :19-24
[6]   黄海南部及东海北部夏季若干水文特征 [J].
赵保仁 ;
R.Limeberner ;
胡敦欣 ;
崔茂常 .
海洋与湖沼, 1991, (02) :132-139+194
[7]   江苏沿岸的潮汐运动 Ⅰ.潮汐运动的特征 [J].
黄易畅 ;
汤毓祥 .
黄渤海海洋, 1988, (02) :6-11
[8]   试论苏北废黄河三角洲的发育 [J].
叶青超 .
地理学报, 1986, (02) :112-122
[9]   苏北黄河三角洲及滨海平原的成陆过程 [J].
张忍顺 .
地理学报, 1984, (02) :173-184
[10]   古黄河三角洲的发育和侵蚀 [J].
袁迎如 ;
陈庆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3, (21) :132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