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泥鳅不同核质关系下EST和MDH同工酶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7
作者
赵振山
吴清江
熊传喜
和法德
高贵琴
罗宇良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淡水水产增养殖生物学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武汉
[2]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
[3] 华中农业大学淡水水产增养殖生物学农业部
关键词
泥鳅; 大鳞副泥鳅; 酯酶(EST); 苹果酸脱氢酶(MDH);
D O I
10.13300/j.cnki.hnlkxb.1999.05.019
中图分类号
Q786 [基因的表达];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836 ; 090102 ;
摘要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系统电泳方法分析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不同交配组合、不同核质关系下,胚胎发育阶段(0~145 h) 酯酶(EST) 和苹果酸脱氢酶(MDH) 同工酶的分化表达谱式。EST 同工酶随细胞质、细胞核不同及胚胎发育各个时期具有不同的个体发育谱式。以泥鳅卵子为细胞质环境的Ⅰ、Ⅱ两组,杂交组( Ⅱ) 的EST同工酶基因在受精后3 min 至原肠中期,雄核基因参与表达与调控。以大鳞副泥鳅为细胞质环境的Ⅲ、Ⅳ两组,各酶均以细胞质调控为主。MDH 同工酶在各组合及各个发育阶段均未表现出实质性差异,发现mMDH 为特异性酶谱。并具体分析和讨论了不同核质关系下同工酶基因表达和调控的时空顺序。
引用
收藏
页码:479 / 4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人工诱导大鳞副泥鳅雄核发育二倍体克隆鱼的产生 [J].
赵振山 ;
吴清江 .
遗传学报, 1998, (05) :416-421+477
[2]   白鲢个体发育过程中同工酶基因的表达与调控研究 [J].
吴力钊 ;
王祖熊 .
水生生物学报, 1997, (01) :49-58
[3]   鳙团移核鱼LDH、MDH同工酶的研究 [J].
许桂珍,齐福印,苏秀兰,闫美荣,刘庆平 .
生物技术, 1995, (04) :30-33
[4]   团头鲂的胚胎及成体组织中八种同工酶系统的研究 [J].
傅予昌 ;
王祖熊 .
水生生物学报, 1988, (03) :219-229
[5]   大鳞副泥鳅的胚胎发育及鱼种培养 [J].
梁秩燊 ;
梁坚勇 ;
陈朝 ;
李钟杰 ;
林敬洪 ;
张建云 .
水生生物学报, 1988, (01) :27-42
[6]   草鱼同工酶发育遗传学研究——Ⅱ.早期发育过程中的同工酶分析 [J].
吴力钊 ;
王祖熊 .
遗传学报, 1987, (05) :387-394+415
[7]   中国胭脂鱼同工酶的研究 [J].
熊全沫 ;
夏盛林 .
动物学报, 1985, (01) :20-27
[8]   泥鳅胚胎和幼鱼发育的研究 [J].
郑文彪 .
水产学报, 1985, (01) :37-47
[9]   两种泥鳅染色体组型的比较研究 [J].
李康 ;
李渝成 ;
周暾 .
动物学研究, 1983, (01) :75-81+112
[10]  
生化实验方法和技术[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张龙翔,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