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伪证刑事责任新探

被引:1
作者
孟祥微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
关键词
《刑法》第306条; 律师伪证罪; 实质解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93 [渎职罪];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刑法》第306条在司法实践中易被司法机关滥用,成为打压辩护律师的工具。这一现象的归根结底在于控辩的双方力量失衡,废除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有必要是完善刑事诉讼制度,保障律师辩护权;就现行实体法而言,应遵循刑法谦抑原则对第306条对构成要件进行系统解释和实质解释,以限制公权力滥用,维护程序公正,实现控辩双方的良性抗衡。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刑法第306条的理性解读 [J].
张玉镶 ;
门金玲 .
河北法学, 2007, (02) :29-35
[2]   为辩护权辩护——刑事法治视野中的辩护权 [J].
陈兴良 .
法学, 2004, (01) :3-19
[3]   律师伪证刑事责任问题研究 [J].
汪海燕 .
中国法学, 2011, (06) :69-77
[4]  
刑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高铭暄主编, 1989
[5]  
现代汉语词典[M]. 商务印书馆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编, 1989
[6]  
刑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张明楷编著, 1999
[7]   辩护人妨害作证罪之引诱行为的研究——从张耀喜案切入 [J].
陈兴良 .
政法论坛, 2004, (05) :158-165
[8]   律师伪证罪的追诉程序探析 [J].
毛立新 .
河北法学, 2011, 29 (10) :35-40
[10]   从李庄案看辩护人伪造证据、妨害作证罪的认定 [J].
孙万怀 .
法学, 2010, (04) :2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