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智慧社区的环境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17
作者
黎山峰 [1 ]
杨雷 [1 ]
孙建军 [2 ]
机构
[1] 东莞理工学院电子工程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与信息学院
关键词
智慧社区; PM2.5; 紫外线强度; 物联网; 监测;
D O I
10.16526/j.cnki.11-4762/tp.2015.05.100
中图分类号
X84 [环境监测网、站,监测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04 ;
摘要
针对"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需求,设计并实现了通过智慧社区服务平台可实时发布环境参数的监测系统;该系统以ST公司的ARM芯片STM32F103C8T6为核心,分别通过GP2Y1010AU0F、UV10SF和DHT11模块完成对环境中的PM2.5值、紫外线强度和温湿度各参数的实时采集,辅之SIM900A模块实现GPRS数据传输,最后借助乐联网平台,用网页、微信等方式进行数据发布和管理,从而实现用户使用PC机或手机终端实时查看监测点环境参数的目的;经实验证明,该系统测量准确度温度为±0.4℃、湿度为3.8%、PM2.5值为7.2%、紫外线强度为7.9%,数据采集准确、通信方式灵活,符合未来智慧社区建设的发鼹趋势,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推广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785 / 178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基于STM32的乐联网的电能监测系统的设计 [J].
杨焕峥 ;
欧阳乔 ;
杨国华 ;
徐华军 ;
崔业梅 .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4, 22 (08) :2353-2355
[2]   环境监测中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的改进 [J].
刘春 ;
金哲媛 .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4, 28 (02) :146-151
[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跨区域气象环境污染监测系统 [J].
王宏记 ;
李中华 .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2013, 21 (08) :2259-2261+2267
[4]   基于物联网的环境教育系统设计与实现 [J].
杨进中 ;
张剑平 ;
李杭彩 ;
李红美 ;
许玮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S1) :157-160
[5]   自动气象站数据采集器温度通道的环境温度补偿 [J].
行鸿彦 ;
武向娟 ;
吕文华 ;
徐伟 .
仪器仪表学报, 2012, 33 (08) :1868-1875
[6]   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 [J].
沈苏彬 ;
范曲立 ;
宗平 ;
毛燕琴 ;
黄维 .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29 (06) :1-11
[7]   基于GPRS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及其应用探讨 [J].
张杰 ;
胡世安 ;
龙子夜 ;
寇琼月 .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9, 23(S1) (S1) :154-157
[8]   基于FLEX10K实现的虚拟常用信号发生器 [J].
宋跃 ;
时章明 ;
周明辉 .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03, (02) :40-44+60
[9]   INTEGRATED ADJUSTMENT OF CHINESE 2000' GPS CONTROL NETWORK [J].
Yang Yuan-xi ;
Tang Ying-zhe ;
Chen Chuan-lu ;
Wang Min ;
Zhang Peng ;
Wang Xiao-rui ;
Song Li-jie ;
Zhang Zu-sheng .
SURVEY REVIEW, 2009, 41 (313) :22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