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影响炎症、凝血因子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向勇 [1 ,2 ]
朱建萍 [1 ,2 ]
尤志珺 [1 ,2 ]
刘丹荣 [1 ,2 ]
张林 [1 ,2 ]
机构
[1]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
[2]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老年病科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老年患者; 阿托伐他汀; 炎症因子; 凝血因子;
D O I
10.13241/j.cnki.pmb.2014.22.041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对炎症、凝血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对照组予以10 mg/d,观察组予以20 mg/d,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以及炎症因子、凝血因子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血脂达标率均显著提高,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的血脂达标率为33.3%,治疗后3个月的血脂达标率为4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0%、2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所有患者血浆CRP和TF均显著下降,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和3个月CRP和T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TFP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小剂量,对炎症因子和凝血因子的影响有利于预后的改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356 / 4358+4368 +43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J].
李芝峰 ;
殷跃辉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12, (12) :1048-1050
[2]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在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J].
汤达鹏 ;
刘凌华 ;
陈涛 ;
余仟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2, 18 (06) :830-832
[3]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支架术后患者脂蛋白(a)的影响研究 [J].
洪浩敏 ;
陈松深 ;
邱浩强 .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2, 18 (05) :622-624
[4]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遗传与行为交互作用分析 [J].
杨志寅 ;
孔令斌 ;
崔芬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 (09)
[5]   炎性细胞因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附视频 [J].
史文举 ;
浦奎 .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0, (02) :151-154
[6]   抗抑郁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J].
徐宛玲 ;
张莹 ;
吴霁辉 ;
张梅花 .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0, (02)
[7]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抗炎作用研究 [J].
李海苗 ;
袁明远 ;
吴朝晖 .
中华全科医学, 2009, 7 (07) :697-698
[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性期血凝状态及抗凝治疗的影响 [J].
马承恩 ;
王可富 ;
公茂磊 ;
隋树建 .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7, (07)
[9]   冠状动脉斑块形态学与血浆炎症介质的关系 [J].
王显 ;
胡大一 ;
杨士伟 ;
张健 ;
谭琛 ;
张守彦 .
中华内科杂志, 2008, (01) :27-30
[10]   早期阿托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J].
郑小燕 ;
刘玲 ;
赵水平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