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例iVDPVs病例粪便标本中病毒血清型分布和Ⅲ型iVDPVs VP1区基因特征

被引:15
作者
许文波 [1 ]
张勇 [1 ]
严冬梅 [1 ]
赵月萍 [2 ]
冷红英 [3 ]
王东艳 [1 ]
赵蓉 [1 ]
李黎 [4 ]
陈晓琴 [2 ]
胡莹 [3 ]
祝双利 [1 ]
李崇山 [1 ]
温宁 [4 ]
安洪秋 [1 ]
李杰 [1 ]
严旭玲 [3 ]
梁晓峰 [4 ]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
[2]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 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
关键词
免疫缺陷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iVDPVs); VP1编码区; 序列测定和分析;
D O I
10.13242/j.cnki.bingduxuebao.001711
中图分类号
R373.2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中国首例免疫缺陷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immunodeficient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iVDPVs)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实验室编号为9230)12份便标本中病毒血清型分布和分离物中Ⅲ型VP1区的基因特征。31个省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脊髓灰质炎(脊灰)实验室网络,在2005年采用细胞培养、病毒分离和微量中和试验从5231例AFP病例中的293例的便标本中分离到脊灰病毒,其中从1例编号为9230的AFP病例发病2~150天的12份便标本中分离到17株脊灰病毒株,包括Ⅱ型12株,Ⅲ型5株。用PCR-RFLP和ELISA两种方法对送检的293例AFP病例中分离的病毒进行型内鉴定,VP1区序列测定和分析发现:从9230号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的12株Ⅱ型为混合不同变异数目的Ⅱ型iVDPVs,5株Ⅲ型病毒为单一Ⅲ型iVDPVs;除9230号病例外未发现其它iVDPVs或疫苗衍生脊灰病毒(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es,VDPVs)。5株Ⅲ型iVDPVs的VP1区基因和SabinⅢ相比有22~24个碱基突变,同源性为97.33%97.56%,是中国至今发现变异最大的Ⅲ型VDPVs。9230号病例临床诊断为X-连锁低/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是在中国首次发现的iVDPVs病例,该病例的病毒分离物中同时存在Ⅱ型和Ⅲ型iVDPVs,Ⅲ型iVDPVs在患者体内至少复制2.5年以上,iVDPVs病例的持续排毒已经给中国维持无脊灰状态提出了新的挑战。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Ⅰ型疫苗衍生脊髓灰质炎病毒循环的发现和基因特点 [J].
许文波 ;
张勇 ;
严冬梅 ;
王东艳 ;
赵蓉 ;
叶绪芳 ;
祝双利 ;
李杰 ;
安洪秋 ;
张大勇 ;
任刚 ;
左树岩 ;
温宁 ;
刘铭 ;
苏飞 ;
刘桂艳 ;
朱晖 ;
唐牛良明 ;
梁晓峰 .
中国计划免疫, 2005, (04) :252-259
[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在脊髓灰质炎病毒型内鉴别中的应用 [J].
祝双利 ;
张勇 ;
王东艳 ;
赵蓉 ;
李杰 ;
许文波 .
中国计划免疫, 2004, (02) :4-8
[3]   中国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脊髓灰质炎病毒疫苗株VP1区基因变异的研究 [J].
张勇 ;
祝双利 ;
赵蓉 ;
李杰 ;
陈立 ;
侯晓辉 ;
王东艳 ;
张礼璧 ;
许文波 .
病毒学报, 2004, (01) :28-33
[4]  
Evolution of poliovirus type Iduring 5.5 years of prolonged internal replication in animmunodeficient patient. Bellmunt A,May G,Zell R,et al. Journal of Virology . 1999
[5]  
Spreadof vaccine-derived poliovirus from a paralytic case in animmunodeficient child:an insight into the natural evolution of oralpolio vaccine. Cherkasova E A,Yakovenko M L,Rezapkin G V,et al. Journal of Virology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