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祝县草原生态补偿的政策经验、问题及对策——以草原补奖政策为例

被引:6
作者
潘佳
机构
[1] 北京大学
关键词
草原生态补偿; 草原补奖; 退耕还草; 退牧还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甘肃省天祝县在实施国家草原补奖政策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政策经验,包括科学的组织协调及分工体制、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资金监管机制,以及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实施中仍存在制度问题,如缺乏草原生态补偿的明确立法和规定;现有地方法规和规章无法全面指导草原生态补偿地方实践;补偿标准过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不足;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进一步完善天祝县草原生态补偿,应当做好顶层设计的改革;处理好《草原条例》《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禁牧办法》三部规范性文件的关系;完善不同层面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均衡性社保、教育等制度,尤其是向贫困地区和草原生态脆弱区域倾斜。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与应用研究.[M].巩芳; 常青; 著.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3]   推进甘肃省生态补偿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创新 [J].
苏明 ;
刘军民 .
财会研究, 2013, (04) :5-11
[4]   论生态补偿的法学涵义及其法律制度完善——以经济学的分析为视角 [J].
李永宁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1, 29 (02) :133-142
[5]   黄河水源地生态补偿博弈分析——以甘南玛曲为例 [J].
戈银庆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5) :106-111
[6]   论政府包办型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的低效性成因及应对策略 [J].
刘明远 ;
郑奋田 .
生态经济, 2006, (02) :81-84
[7]   关于建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J].
陈佐忠 ;
汪诗平 .
草地学报, 2006, (01) :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