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1 条
黑河分水后下游地下水位和可开采储量的变化
被引:5
作者:

魏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蓝永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吴锦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胡兴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白银市水电勘测设计院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白银市水电勘测设计院
来源:
关键词:
地下水;
水位;
分水;
开采量;
黑河;
D O I:
10.13866/j.azr.2008.03.015
中图分类号:
P641.7 [地下水普查与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2 ;
摘要:
黑河向东西居延海分水后,下游地下水位和开采储量的变化引人关注。以1990-1999年的平均地下水位代表分水前状况,以2004年代表分水后的地下水位水平,选择典型区域对狼心山以下额济纳三角洲地下水位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分水后下游三角洲的地下水位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范围在0.2~0.4 m;相应地地下水可开采储量增加约0.17×108m3,分析得出,这部分增加的可开采水储量主要由当年分水所增加的入境水量转化而来。由于黑河下游三角洲特殊的地理环境背景,决定了黑河分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336 / 3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额济纳荒漠绿洲植被生态需水量研究
[J].
赵文智
;
常学礼
;
何志斌
;
张智慧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6)
:559-566

赵文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

常学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

何志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

张智慧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流域水文及应用生态实验室
[2]
甘肃西北部黑河流域水资源对下游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阈
[J].
张光辉
;
聂振龙
;
刘少玉
;
王金哲
.
地质通报,
2006, (Z1)
:244-250

张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聂振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刘少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王金哲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3]
黑河下游额济纳绿洲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J].
薛忠歧
;
龚斌
;
万力
;
胡伏生
.
地学前缘,
2006, (01)
:48-51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万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4]
黑河调水效果评价模型
[J].
赵婉鹛
;
唐德善
.
水电能源科学,
2005, (03)
:23-25+90

赵婉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唐德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学院
[5]
地表河网-地下水流系统耦合模拟Ⅱ:应用实例
[J].
武强
;
徐军祥
;
张自忠
;
马振民
.
水利学报,
2005, (06)
:754-758

武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徐军祥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张自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马振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7]
河西黑河流域水文研究的若干进展
[J].
余钧辉
;
张万昌
;
朱求安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85-89

余钧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张万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朱求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8]
黑河干流浅层地下水与地表水相互转化的水化学特征
[J].
聂振龙
;
陈宗宇
;
程旭学
;
郝明林
;
张光辉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1)
:48-53

聂振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陈宗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程旭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郝明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张光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9]
黑河调水对下游生态环境恢复效果的卫星遥感监测分析
[J].
郭铌
;
梁芸
;
王小平
.
中国沙漠,
2004, (06)
:80-84

郭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兰州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梁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兰州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王小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兰州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甘肃兰州 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
[10]
黑河下游水环境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曹文炳
;
万力
;
周训
;
胡伏生
;
陈劲松
;
龚斌
;
张文洋
;
董艳辉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4, (05)
:21-25

曹文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万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周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胡伏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陈劲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龚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张文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

董艳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