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高原低涡东移模拟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周强 [1 ,2 ]
李国平 [1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大气科学学院
[2] 山东省气象服务中心
关键词
大气边界层; 参数化方案; 高原低涡;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33 [大气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新一代中尺度气象数值模式WRF的三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YSU、MYJ和ACM2方案),对比检验了2008年7月1-3日和2009年7月29-30日两次高原低涡东移过程的模拟效果,初步分析了三种参数化方案模拟的高原大气边界层物理量特征。结果表明,从高原低涡生成后模拟至24h,不同边界层方案均能较好地模拟出高原低涡的路径和中心强度。其中,采用MYJ方案得到的结果最接近观测值,而ACM2方案的偏差最大。不同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的水平风速、位温、垂直速度场以及相当位温场的垂直分布特征有所不同。三种方案都较好地模拟出高原边界层高度的时空分布特征,而且日变化明显,空间上呈西高东低分布。通过对比分析地表感热和潜热通量,表明局地闭合的MYJ方案较适用于模拟潜热通量,由于受较强湍流交换和高层夹卷作用,非局地闭合的YSU和ACM2方案模拟的感热通量值偏大。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边界层参数化方案,模拟效果有明显的改进。
引用
收藏
页码:2334 / 234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1]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观测分析与动力学研究[M]. 气象出版社 , 周明煜等著, 2000
  • [12] A comparison of boundary layer diffusion schemes in unstable conditions over land[J] . A. A. M. Holtslag,E. Meijgaard,W. C. Rooy.Boundary-Layer Meteorology . 1995 (1)
  • [13] 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暴雨数值模拟的影响
    蔡芗宁
    寿绍文
    钟青
    [J].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6, (03) : 364 - 370
  • [14] 青藏高原加热如何影响亚洲夏季的气候格局
    吴国雄
    刘屹岷
    刘新
    段安民
    梁潇云
    [J]. 大气科学, 2005, (01) : 47 - 56+167
  • [15] 藏北那曲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分析
    李茂善
    马耀明
    胡泽勇
    马伟强
    王介民
    OGINO Shin-ya
    [J]. 高原气象, 2004, (05) : 728 - 733
  • [16] 青藏高原安多地区干、湿季的转换及其边界层特征
    左洪超
    胡隐樵
    吕世华
    马耀明
    [J]. 自然科学进展, 2004, (05) : 57 - 62
  • [17] 青藏高原边界层高度特征对大气环流动力学效应的数值试验
    卓嘎
    徐祥德
    陈联寿
    [J].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02) : 163 - 169
  • [18] 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特征初步分析
    刘红燕
    苗曼倩
    [J].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3) : 348 - 357
  • [19] The Influences of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 Schemes on Mesoscale Heavy Rain System[J]. 许丽人,赵鸣.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0(03)
  • [20] 青藏高原西部改则地区大气边界层特征
    李家伦
    洪钟祥
    孙菽芬
    不详
    [J]. 大气科学 , 2000, (03) : 301 -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