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缺氧大鼠肺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与内皮结构的动态变化

被引:5
作者
宋为,李世强,蔡英年,邓希贤,梁兵,齐保申,龚伊红,董继红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生理学研究室,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病理学研究室,西藏医学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慢性减压缺氧,乙酰胆碱,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肺动脉内皮,内皮舒张因子;
D O I
10.13459/j.cnki.cjap.1994.03.001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4 ;
摘要
本实验对慢性减压缺氧(5000m)过程中肺动脉ACh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作了动态观察,并结合分析了其与内皮超微结构和肺动脉压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缺氧3─21d,平均肺动脉压(mPAP)显著递增(P<0.05─0.001),而缺氧40d组基本与缺氧21d组持平,未再进一步升高。缺氧1d组,各ACh浓度(10-10、10-9、10-7、10-6、10-5mol/L)引起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明显受抑(P<0.05─0.001)。缺氧7d组,舒张反应的受抑程度与缺氧1d组基本相同;但ACh10-5mol/L引发的反应则较缺氧1d时更弱。缺氧21d和40d组,ACh10-6和10-5mol/L引起的舒张反应,尽管仍显著低于对照,但却基本上高于缺氧1d和7d组。其余各浓度ACh引发的反应则已趋于恢复至对照水平。电镜观察,缺氧1─14d肺动脉内皮呈逐渐加重的水肿变性;缺氧21─40d内皮水肿消失,代之出现渐趋活跃的内皮增生。结果提示,随缺氧时间延长,因内皮从损伤逐渐加重到出现代偿适应,可能存在相应的内皮舒张因子由释放减少到有所恢复的动态变化过程,并对整体肺动脉压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慢性缺氧时肺腺泡内动脉结构变化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关系 [J].
宋为 ;
蔡英年 ;
邓希贤 ;
周晓梅 .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3, (01) :30-33
[2]   急性缺氧所致大鼠肺动脉内皮依赖性收缩反应 [J].
芮良优 ;
蔡英年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1, (03) :16-19
[3]   慢性缺氧对肺动脉内皮依赖性和非内皮依赖性舒张反应的影响 [J].
芮良优 ;
蔡英年 .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1990, (04) :5-9
[4]   右心导管测定大鼠肺动脉压的实验方法 [J].
孙波 ;
刘文利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4, (06) :465-4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