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机理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15
作者
潘争伟 [1 ,2 ]
金菊良 [3 ,4 ]
刘晓薇 [5 ]
周戎星 [1 ,2 ]
机构
[1] 安徽新华学院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安徽新华学院安全与环境评价研究所
[3]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4] 合肥工业大学水资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研究所
[5] 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建筑工程系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系统; 脆弱性评价; 集对分析; 梯形模糊数; 安徽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水资源系统脆弱性是当前水问题研究的热点问题,在综合脆弱性和脆弱性分层面两方面需深入研究。论文通过对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形成过程的分析,从水资源自然禀赋、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用水效率等方面,构建符合过程机理的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模型,旨在对脆弱性分层面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当联系分量系数取值具有峰值较宽的分布特征时,可能导致基于三角模糊数的联系数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进一步分析差异度系数取值的特征,以标准阈值为参数构造差异度系数的梯形模糊数,提出基于梯形模糊数联系数的评价方法,并应用于安徽省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评价。应用结果表明,2001—2014年安徽省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等级在3.6112.493之间呈波动变化,2014年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为轻脆弱,较2001年中度脆弱有明显改善;该方法避免了联系分量系数取值具有峰值较宽的分布特征时可能存在较大误差,能更准确地反映水资源利用系统脆弱性客观实际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1599 / 160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集对分析与三角模糊数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彭涛 ;
陈晓宏 ;
王高旭 ;
李英海 ;
刘冀 .
生态环境学报, 2014, 23 (06) :917-922
[2]   区域水环境系统脆弱性指标体系及综合决策模型研究 [J].
潘争伟 ;
金菊良 ;
吴开亚 ;
丁琨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4, 23 (04) :518-525
[3]   基于博弈论组合赋权的流域水资源承载力集对分析 [J].
陈南祥 ;
杨淇翔 .
灌溉排水学报, 2013, 32 (02) :81-85
[4]   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脆弱性研究与展望 [J].
夏军 ;
陈俊旭 ;
翁建武 ;
佘敦先 ;
邱冰 ;
万龙 ;
洪思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2, 8 (06) :391-396
[5]   基于集对分析与三角模糊数耦合的地下水环境质量评价 [J].
杨淇翔 ;
陈南祥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 (08) :38-42
[6]   基于SWAT-WEAP联合模型的西辽河支流水资源脆弱性研究 [J].
郝璐 ;
王静爱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3) :468-479
[7]   基于改进SPA的关中地区水土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J].
南彩艳 ;
粟晓玲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01) :104-114
[8]   基于梯形模糊数的地表灰尘重金属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J].
李如忠 ;
童芳 ;
周爱佳 ;
吴亚东 ;
张萍 ;
喻佳 .
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1 (08) :1790-1798
[9]   三角模糊数随机模拟的防洪工程联系数风险评价模型 [J].
汪哲荪 ;
金菊良 ;
魏一鸣 ;
吴开亚 .
水利学报, 2010, 41 (10) :1173-1178
[10]   基于三角模糊数截集的联系数模型在城市涝灾影响等级评价中的应用 [J].
吴开亚 ;
金菊良 ;
潘争伟 .
水利学报, 2010, 41 (06) :7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