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公社骤兴速散的内在原因分析

被引:5
作者
章征科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安徽芜湖
关键词
人民公社; 急于过渡心理; 政治压力; 反现代化;
D O I
10.14182/j.cnki.j.anu.2004.05.017
中图分类号
K27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
学科分类号
0302 ; 030204 ; 030503 ; 060206 ;
摘要
人民公社在中国的骤兴是由领导者急于过渡心理的驱动、阶级斗争所形成的政治压力的推动及公社化运动迎合小农的平均主义心理等因素促成的。而其迅速瓦解则是由于人民公社的平均主义行为严重挫伤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 ,公社化运动存在明显的空想色彩 ,实质是一种反现代化的运动 ,忽视了农村社会主体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需求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573 / 57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试论人民公社的历史地位 [J].
辛逸 .
当代中国史研究, 2001, (03) :27-4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何沁主编, 1999
[3]  
中国农村改革20年[M]. 中州古籍出版社 , 史万里等著, 1998
[4]  
共和国重大事件决策实录[M]. 经济日报出版社 , 邱石编, 1998
[5]  
中国农业的变革与发展[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牛若峰编著, 1997
[6]  
超越乌托邦[M]. 北京出版社 , 曲庆彪著, 1996
[7]  
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 中华书局 , (美)黄宗智著, 1992
[8]  
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M]. 人民出版社 , 《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编写组,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