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1959-2008长江源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24
作者:
姚玉璧
[1
,2
]
杨金虎
[2
]
王润元
[1
]
陆登荣
[3
]
张秀云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甘肃省定西市气象局
[3] 甘肃省气象信息中心
来源: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净初级生产力;
气候变化;
响应;
长江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长江源区1959-2008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候要素资料,应用修订的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50a被净初级生产力,分析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1959-2008年间,研究区年NPP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NPP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在97.901~197.01kg.hm-2.(10a)-1之间,20世纪90年代后NPP较高.20世纪60年代和80年表现为"冷干型"气候特征,NPP偏少0.2%~3.1%;2001-2008年均为"暖湿型"气候特征,NPP偏多10.4%~11.7%.影响长江源区NPP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是降水量、最大蒸散量和平均最低气温."暖湿型"气候对植被净生产力增加最有利,长江源区NPP可增加7.6%~10.3%.而"冷干型"气候造成植被净生产力下降.若2050年在"暖湿型"气候情景下,长江源区未来NPP较多年平均值增加8%~25%.
引用
收藏
页码:1286 / 1293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