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插方式对超级粳稻宁粳3号产量及群体均衡性的影响

被引:10
作者
王端飞 [1 ]
李刚华 [1 ]
耿春苗 [1 ]
杜永林 [2 ]
黎泉 [1 ]
丁艳锋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部南方作物生理生态重点开放实验室
[2] 江苏省作物栽培指导站
关键词
超级稻; 栽培方式; 均衡性; 产量超级稻; 栽培方式; 均衡性;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2009—2010年以超级稻宁粳3号为材料,设置小苗机插(MT)、手工撒播(BS)、条播(DS)、穴播(HS)、精量手栽(PT)、循环手栽(CT)和等距手栽(ET)7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群体均衡性的影响,并分析水稻群体均衡性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高低依次为精量手栽、机插、等距手栽、撒播、循环手栽、穴播、条播。宁粳3号穗粒数、一二次枝梗数和穗层分布整齐度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群体均衡性差异是造成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差异的原因之一,群体均衡性越高产量越高。营养生长期的差异是造成宁粳3号机插、手栽和直播3种栽培方式间群体均衡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精量手栽方式分蘖营养生长时间长,穗层分布均匀、群体均衡。直播方式可利用分蘖叶位少,且各叶位发生的分蘖营养生长时间短,穗型小,群体均衡性较差。机插方式群体均衡性介于精量手栽与直播方式之间。2009—2010年以超级稻宁粳3号为材料,设置小苗机插(MT)、手工撒播(BS)、条播(DS)、穴播(HS)、精量手栽(PT)、循环手栽(CT)和等距手栽(ET)7种种植方式,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群体均衡性的影响,并分析水稻群体均衡性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产量高低依次为精量手栽、机插、等距手栽、撒播、循环手栽、穴播、条播。宁粳3号穗粒数、一二次枝梗数和穗层分布整齐度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群体均衡性差异是造成不同栽培方式产量差异的原因之一,群体均衡性越高产量越高。营养生长期的差异是造成宁粳3号机插、手栽和直播3种栽培方式间群体均衡性差异的主要原因。精量手栽方式分蘖营养生长时间长,穗层分布均匀、群体均衡。直播方式可利用分蘖叶位少,且各叶位发生的分蘖营养生长时间短,穗型小,群体均衡性较差。机插方式群体均衡性介于精量手栽与直播方式之间。
引用
收藏
页码:307 / 31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稻麦两熟地区不同栽培方式超级稻分蘖特性及其与群体生产力的关系 [J].
李杰 ;
张洪程 ;
龚金龙 ;
常勇 ;
吴桂成 ;
郭振华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许轲 ;
魏海燕 .
作物学报, 2011, 37 (02) :309-320
[2]   免耕麦茬直播水稻不同播种方法的系统对比研究 [J].
孙政国 ;
张洪程 ;
李建龙 ;
钱伟东 ;
王科峰 .
江苏农业科学, 2010, (05) :88-90
[3]   机插杂交粳稻基本苗数对分蘖发生与成穗的影响 [J].
乔晶 ;
王强盛 ;
王绍华 ;
刘正辉 ;
郝建华 ;
丁艳锋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0, 33 (01) :6-10
[4]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与评价 [J].
何瑞银 ;
罗汉亚 ;
李玉同 ;
汪小函 ;
张璐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1) :167-171
[5]   行株距配置对水稻茎秆形态生理与群体生态的影响 [J].
闫川 ;
丁艳锋 ;
王强盛 ;
李刚华 ;
黄丕生 ;
王绍华 .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5) :530-536
[6]   特优649免耕直播与常规耕作移栽栽培比较试验初报 [J].
李维科 ;
蓝碧秀 ;
黄绍民 .
中国稻米, 2007, (04) :58-59
[7]   机插水稻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的适宜值 [J].
彭长青 ;
李世峰 ;
卞新民 ;
吴九林 ;
周宇 ;
刘蓉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9) :1619-1623
[8]   水稻生产不同栽植方式的比较试验 [J].
罗锡文 ;
谢方平 ;
区颖刚 ;
李佰祥 ;
郑丁科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136-139
[9]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整齐度与产量的相关研究 [J].
侯爱民 ;
孟长先 ;
杨先文 ;
王新勤 .
玉米科学, 2003, (02) :62-65
[10]   抛秧水稻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机制 Ⅱ.秧苗田间垂直分布格局及其生态生理效应 [J].
戴其根 ;
霍中洋 ;
张洪程 ;
苏宝林 ;
许轲 ;
邱枫 .
作物学报, 2001, (05) :6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