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现代国家治理能力提升路径研究

被引:7
作者
贾玉娇
机构
[1]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关键词
社会管理; 社会治理; 国家治理能力;
D O I
10.15939/j.jujsse.2015.04.008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社会管理是在我国社会发育滞后于市场发展、发展时间短、发育水平参差不齐等背景下的现实抉择。虽然经过近十年的社会管理理论创新与实践,我国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的社会管理模式,同时在推动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治理的结构性前提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国政府依然面临诸多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推动国家治理手段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转型,顺应了我国新时期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因此,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是对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社会矛盾的准确把握与及时纾解,是现代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7+251 +25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国家治理能力与公共领域的合法性功能——论国家权力与社会结构的相互联结 [J].
邵春霞 ;
彭勃 .
南京社会科学, 2014, (08) :67-72
[3]   国外治理理论对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启示 [J].
施雪华 ;
张琴 .
学术研究, 2014, (06) :31-36
[4]   国家治理逻辑与中国官僚体制:一个韦伯理论视角 [J].
周雪光 .
开放时代, 2013, (03) :5-28
[5]   国家治理规模及其负荷成本的思考 [J].
周雪光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 53 (01) :5-8
[6]   社会管理创新八议——基于社会风险视角 [J].
童星 .
公共管理学报, 2012, 9 (04) :81-89+126
[7]   治理理论与中国政府职能重构 [J].
薛澜 ;
张帆 .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2, (04) :6-15
[9]   第三条道路视域下的治理变革:一个嵌入性视角 [J].
胡万进 ;
童星 .
南京社会科学, 2012, (02) :65-70+79
[10]   “典型单位制”的起源和形成 [J].
田毅鹏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 (04) :5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