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7
作者
黄光球
刘富垒
机构
[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排放强度; 通径分析; 能源消费; 碳排放; 陕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426.2 [];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020205 ; 0202 ;
摘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陕西省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现状,基于1996—2016年的数据,运用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理;并使用岭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强度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能源消耗主要依靠煤炭,石油消耗比例对碳排放强度起到促进作用,天然气消耗比例和其他能源消耗比例对碳排放强度起到抑制作用。煤炭消耗比例和石油消耗比例每增加1%,碳排放强度分别增加0.309 1%和0.127 4%;天然气消耗比例和其他能源消耗比例每增加1%,碳排放强度分别减少0.387 7%和0.442%。因此,应通过推进低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发展、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等方式实现陕西省碳减排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林伯强 ;
蒋竺均 .
管理世界, 2009, (04) :27-36
[12]   中国工业燃烧能源导致碳排放的因素分解 [J].
刘红光 ;
刘卫东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2) :285-292
[13]   通径分析在Excel和SPSS中的实现 [J].
张琪 ;
丛鹏 ;
彭励 .
农业网络信息, 2007, (03) :109-110+91
[14]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 [J].
徐国泉 ;
刘则渊 ;
姜照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158-161
[15]   通径分析及其应用 [J].
敬艳辉 ;
邢留伟 .
统计教育, 2006, (02) :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