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工程技术在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中的应用

被引:12
作者
付菊英 [1 ]
高懋芳 [2 ]
王晓燕 [1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农业部面源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面源污染; 控制措施; 生态工程; 最佳管理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1 [农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摘要
近些年来,随着点源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非点源污染问题变得尤为突出,日益成为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虽然也有一些相应的治理措施,但是仍然存在成本高、难以大范围开展等问题。文章在广泛调研相关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述了我国目前常用的控制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生态工程技术,主要包括人工湿地、植被过滤带与缓冲带、多水塘系统、以及沟渠等。文章首先讨论了各种措施的净化机理,净化能力和适用情况,它们的净化机理主要是基于植被的拦截与吸收作用和底泥中各种微生物对污染物的吸附与降解转化作用,有效的降低水体中多种污染物的浓度和含量。然后文章对这些措施的效果进行对比,相比之下,人工湿地系统去污能力强,但是占地面积大,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它的应用,而沟渠系统多用于农业生产中,去污效果也很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最后文章提出多种措施耦合系统的生态工程技术将是非点源污染控制的一大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鄱阳湖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中最佳管理措施示范研究
    万金保
    孙蕾
    刘峰
    汤爱萍
    [J].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3) : 296 - 300
  • [2] 滞留塘系统在山区面源污染控制中的效果研究
    李存雄
    夏品华
    林陶
    张邦喜
    [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0 (03) : 22 - 24
  • [3] 人工湿地系统研究应用
    王炯
    [J]. 能源与节能, 2012, (03) : 43 - 45
  • [4] 植被过滤带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陶梅
    萨仁娜
    [J]. 山西农业科学, 2012, 40 (01) : 91 - 94
  • [5] 塘渠—湿地复合系统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研究
    张玮
    方敏瑜
    张建锋
    李雪涛
    陈光才
    潘春霞
    [J]. 林业科学研究, 2011, 24 (01) : 116 - 122
  • [6] 滨岸缓冲带在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上的应用
    高大文
    杨帆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 (10) : 92 - 96+100
  • [7] 不同植被缓冲带对坡耕地地表径流中氮磷的拦截效果
    王华玲
    赵建伟
    程东升
    刘玲花
    戢正华
    贺茂银
    朱端卫
    [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0, 29 (09) : 1730 - 1736
  • [8] 人工湿地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孟盼盼
    刘淑娟
    蒋跃平
    [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03) : 375 - 379
  • [9] 植被过滤带对地表径流中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李怀恩
    邓娜
    杨寅群
    史冬庆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7) : 81 - 86
  • [10] 安全型农业初探——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视角
    顾晓君
    刘刚
    闫其涛
    张晨
    张莉侠
    [J]. 中国农学通报, 2010, (14) : 429 -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