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判定——从“用户感知标准”到“提供标准”

被引:51
作者
刘银良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信息网络传播权; 用户感知标准; 实质替代标准; 提供标准; 法律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判定有多种标准且充满争议。"服务器标准"已不能适应当今互联网时代的需求。"用户感知标准"具有切实的法律基础,其修正有助于判断作品处于可为公众获得的状态。"实质呈现标准"是对"用户感知标准"的延伸,"实质替代标准"主要关注作品提供的效果。更为符合著作权法规定的侵权判定标准是作品提供标准,它通过考察行为人是否未经许可向公众提供作品从而使公众成员可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来判断其是否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提供标准"是纯粹的行为判断标准,不应附加额外的价值内涵。"提供标准"属于对著作权法规定的回归,其应用将有助于破解当前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司法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1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论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认定标准 [J].
王艳芳 .
中外法学, 2017, 29 (02) :456-479
[2]   论提供“深层链接”行为的法律定性及其规制 [J].
王迁 .
法学, 2016, (10) :23-39
[3]   得形忘意的服务器标准 [J].
崔国斌 .
知识产权, 2016, (08) :3-19
[4]   涉及深度链接的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问题研究 [J].
冯刚 .
知识产权, 2016, (08) :20-28
[5]   网络版权纠纷中“服务器标准”的适用与完善探讨 [J].
冯晓青 ;
韩婷婷 .
电子知识产权, 2016, (06) :41-53
[6]   加框链接的著作权法规制 [J].
崔国斌 .
政治与法律, 2014, (05) :74-93
[7]   网络环境中版权直接侵权的认定 [J].
王迁 .
东方法学, 2009, (02) :12-21
[8]  
北大知识产权评论[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刘银良, 2016
[9]  
WCT,Art.8,"Agreed Statement"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