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作评价:探索之路与完善之策

被引:28
作者
姜春林
赵宇航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关键词
代表作评价; 同行评议; 量化方法; 评价治理体系; 学术环境;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6.03.026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在教育部倡导"确立质量第一的评价导向"和"大力推行优秀成果和代表作评价"的背景下,国内部分重点高校在职称评聘工作中试行了代表作评价制度。首先,对代表作评价制度的试行现状与学术界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其次,结合代表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影响代表作评价实施有效性的若干因素,认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自身的复杂性、评审专家的认知偏差、学科划分、同行选择、人情关系等因素共同影响了代表作制的评价效用。最后,从处理好代表作评价中的同行评议与定量评价之间的关系、构建科学的评价治理体系及优化学术环境等角度提出了完善代表作评价的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代表作制“看上去很美”.[N].王向华;.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2]  
高校学术评价不宜简单采用“代表作”制.[N].李涛;.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
[3]  
“代表作”制度改变了什么.[N].俞吾金;.解放日报.2012,
[4]  
复旦推行职务聘任代表作制.[N].董少校;.中国教育报.2012,
[5]  
有益遏制学术评价形式化数量化.[N].叶继元;.中国教育报.2012,
[6]  
走出人文社科学术量化考核困境.[N].朱振岳;倪洪江;孟昌;.中国教育报.2010,
[7]  
北大中文系试点论文代表作制.[N]..中国教育报.2005,
[8]  
南开引入学术“代表作”制度.[N].冯国梧;陈丽娜;.科技日报.2003,
[9]   初始评价:学术评价视域的关键性拓展 [J].
胡政平 ;
巨虹 .
甘肃社会科学, 2015, (05) :99-104
[10]   美英社会科学评价的经验与启示 [J].
李颍 ;
董超 ;
李正风 ;
李强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5, 36 (05) :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