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中ESBLs和AmpC酶基因

被引:6
作者
沈定霞 [1 ]
罗燕萍 [1 ]
张文利 [2 ]
曹敬荣 [1 ]
机构
[1] 解放军总医院
[2] 乌鲁木齐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基因芯片; 耐药; 细菌;
D O I
10.13461/j.cnki.cja.004066
中图分类号
R450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产生的ESBLs和AmpC酶的基因。方法在对ESBLs和AmpC酶表型检测的基础上,利用基因芯片和PCR技术研究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产生ESBLs和AmpC酶的基因,并对部分ESBLs和AmpC酶的基因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以单产ESBLs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则以同时产生ESBLs和AmpC酶为主。大肠埃希菌产生的ESBLs(除TEM型外)主要是CTX-M-9组型,占63.5%。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产生的ESBLs分别以SHV型和CTX-M-3组型为主,分别占70.4%和89.8%。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的AmpC酶均为DHA-1型酶的基因,大肠埃希菌的AmpC酶主要编码CMY-2型AmpC酶。结论基因芯片技术可同时检测多种耐药基因,是ESBLs和AmpC酶基因检测的新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27 / 729+772 +7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AmpCβ内酰胺酶的表型检测 [J].
沈定霞 ;
罗燕萍 ;
曹敬荣 ;
周光 ;
杨喆 .
临床检验杂志, 2007, (01)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