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东滩堤内次生人工湿地冬季水鸟的夜间行为

被引:5
作者
姜姗 [1 ]
葛振鸣 [1 ]
裴恩乐 [2 ]
徐骁俊 [1 ]
桑莉莉 [1 ]
王天厚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上海市城市化生态过程与生态恢复重点实验室
[2] 上海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站
关键词
崇明东滩; 次生人工湿地; 越冬水鸟; 夜间行为;
D O I
10.13859/j.cjz.2007.06.017
中图分类号
Q958 [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2006年11月中旬至2007年2月中旬,以崇明东滩堤内次生人工湿地(鱼蟹塘)为主要研究区域,对8种水鸟越冬期夜间行为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发现,斑嘴鸭(Anas poecilorhyncha)、绿头鸭(A.platyrhynchos)、银鸥(Larus argentatus)及白鹭(Egretta garzetta)等白天在塘内栖息和取食的水鸟,黄昏时飞离并栖息于堤外海滩或堤内农田和防护林,次日清晨飞回。夜间停留在鱼蟹塘的水鸟活动差异性显著。其中,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白天栖息于堤内防护林,夜间17:00~17:30时后飞入鱼蟹塘,分散于塘内光滩及芦苇附近活动,在约23:30时后其行为以觅食为主,达70%以上。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和骨顶鸡(Fulica atra)活动频繁,主要分布于芦苇丛和周边水域,21:30~次日2:30时其觅食行为达到高峰,数量占60%~90%,2:30~3:30时后转为以休息为主。而白天活动频繁的小(Tachybaptus ruficollis)夜间停留在塘内,主要休息于水位较深区域。结果表明,越冬水鸟夜间行为具多样性,可能与昼间活动模式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白鹤秋季迁徙期行为观察 [J].
崔茂欢 ;
郑礼琼 .
林业调查规划, 2006, (04) :94-97
[2]   海南黑脸琵鹭的越冬行为分析 [J].
张国钢 ;
梁伟 ;
楚国忠 .
生物多样性, 2006, (04) :352-358
[3]   上海崇明东滩堤内次生人工湿地鸟类冬春季生境选择的因子分析 [J].
葛振鸣 ;
王天厚 ;
周晓 ;
赵平 ;
施文彧 .
动物学研究, 2006, (02) :144-150
[4]   上海郊区冬季红隼行为时间分配 [J].
熊李虎 ;
陆健健 .
生态学杂志, 2006, (04) :467-470
[5]   笼养海南鳽的活动时间分配 [J].
余丽江 ;
周放 ;
安树强 ;
袁朝原 ;
梁无恨 .
四川动物, 2006, (01) :133-137
[6]   白枕鹤春季迁徙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 [J].
周绍春 ;
张明海 ;
李晓民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4) :37-39
[7]   崇明东滩冬季水鸟生态位分析 [J].
周慧 ;
仲阳康 ;
赵平 ;
葛振鸣 ;
王天厚 .
动物学杂志, 2005, (01) :59-65
[8]   上海市崇明东滩湿地生态恢复与重建工程中社会经济价值分析 [J].
赵平 ;
夏冬平 ;
王天厚 .
生态学杂志, 2005, (01) :75-78
[9]   扎龙保护区春季白鹤迁徙观察 [J].
仇福臣 ;
林宝庆 ;
蔡勇军 ;
刘胜龙 ;
逄世良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03-105
[10]   拉市海越冬末期斑头雁行为的初步研究 [J].
刘宁 ;
李德品 .
西部林业科学, 2004, (04) :69-7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