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与空间分布——基于面板工具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22
作者
席强敏 [1 ]
陈曦 [2 ]
李国平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市场潜能; 生产性服务业; 面板工具模型;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6.01.001
中图分类号
F719 [服务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2 ; 120202 ; 0202 ;
摘要
利用2003~2012年全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市场潜能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基于面板工具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对其空间分布的影响。主要结论是:1生产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区域中心城市,且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差距日益加大;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从动态上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差距在逐渐减小;2生产性服务业市场潜能对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具有显著影响。分行业看,市场潜能仅对金融服务业和科技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影响不显著,对商务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影响最大;3市场潜能有效地带动了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对非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市场潜能没能有效地转化为真实需求。基于此,建议中国未来应提高非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潜能,带动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尤其是提高非中心城市的本地化专业服务水平,以满足非中心城市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受距离限制不能从中心城市获得的专业化生产服务。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特征与模式研究——基于地级市的实证分析 [J].
李佳洺 ;
孙铁山 ;
张文忠 .
地理科学, 2014, 34 (04) :385-393
[2]   市场潜能、地理溢出与工业集聚——基于非线性空间门槛效应的经验分析 [J].
赵增耀 ;
夏斌 .
中国工业经济, 2012, (11) :71-83
[3]   市场潜能与我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以各省制造业(大类)工业总产值为例 [J].
周伟林 ;
林琳 ;
郝前进 .
上海经济研究, 2011, (03) :45-55
[4]   新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 [J].
陈建军 ;
陈国亮 ;
黄洁 .
管理世界, 2009, (04) :83-95
[5]   市场潜能与制造业空间集聚:基于中国地级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 [J].
刘修岩 ;
殷醒民 ;
贺小海 .
世界经济, 2007, (11) :56-63
[6]   区域中心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外向功能特征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J].
闫小培 ;
钟韵 .
地理科学, 2005, (05) :27-33
[7]   中国服务业核算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 [J].
许宪春 .
经济研究, 2004, (03) :20-27
[8]   我国服务业增加值的核算问题 [J].
岳希明 ;
张曙光 .
经济研究, 2002, (12) :51-59+91
[9]  
高级计量经济学及Stata应用[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陈强, 2010
[10]  
Market Access and Individual Wages: Evidence from China[J] . Laura Hering,Sandra Poncet.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1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