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4 条
不同运动水平大学生躯干屈伸肌群等速肌力和耐力测定
被引:7
作者:
荣湘江
尤桂杰
姚鸿恩
机构:
[1] 首都体育学院保健康复教研室
来源:
关键词:
肌收缩;
身体耐力;
组织构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804.2 [运动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等速测定不同运动水平的健康年轻人躯干屈伸肌群肌力和耐力,了解年轻人躯干肌群的肌肉功能特点。方法:①受试者为2005级首都体育学院一年级大学生120名,其中男60名,女60名。②按不同标准分为3组,普通非体育专业的大学生、普通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获得二级运动员的运动系大学生,每组40名,男女各20名。受试者均自愿参加测试。测试仪器:使用Cybex6000型等动测力系统(美国)。③测试方法:对健康大学生躯干屈伸肌群的肌力[测试速度为60(°)/s和120(°)/s]和耐力[测试速度为120(°)/s]等速测试。④测试指标为峰值力矩、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耐力比、恢复比。结果:①躯干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变化趋势:在同一测试速度下,普通组、体教组及二级组男性躯干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均伸肌大于屈肌;随着测试速度的增加,躯干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有下降趋势,伸肌下降最明显;普通组的躯干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小于体教组和二级组(P<0.05),后二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女性3组屈伸肌的峰值力矩值变化同上。在60(°)/s和120(°)/s时的躯干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男性均小于1,女性均大于1。②在同一测试速度下,3组男性及女性躯干伸肌群的耐力比和恢复比均低于屈肌群。结论:与体育教育专业和二级运动员大学生相比,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存在着明显的腰背肌力下降,以及躯干屈伸肌力失衡。不同运动水平大学生伸肌群肌力和耐力弱于屈肌群。
引用
收藏
页码:302 / 306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