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合理论的大都市圈旅游整合研究——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为例

被引:7
作者
陆敏 [1 ]
张述林 [2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2]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 整合理论; 模式; 机制;
D O I
10.15962/j.cnki.tourismforum.2008.06.013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从大都市圈的内涵和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旅游发展的背景入手,运用整合理论,对旅游空间系统的吸引物组团、服务社区、对外通道和区内连接通道4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提出了大都市圈旅游地的旅游整合模式——培养旅游增长极、培育旅游增长轴、形成旅游圈层结构;最后对其内在机制——区域内旅游发展存在空间差异与极化、大都市圈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区域旅游圈形成的积极推动力量3个方面进行了剖析。
引用
收藏
页码:410 / 41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重庆旅游产业集群化的可行性分析 [J].
王优妮 ;
杨晓霞 .
商业时代, 2008, (06) :107-108
[2]   长三角地区旅游产品联合发展战略研究 [J].
卞显红 .
商业时代, 2005, (18) :94-94
[3]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圈的构建 [J].
张振国 ;
贾铁飞 .
人文地理, 2005, (02) :72-76
[4]   基于整合理论的城市休闲发展研究 [J].
郑胜华 .
经济地理, 2005, (02) :228-231+251
[5]   皖南旅游资源空间结构分析 [J].
章锦河 ;
赵勇 ;
不详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4, (01) :99-103+108
[6]   关于“点-轴”空间结构系统的形成机理分析 [J].
陆大道 .
地理科学, 2002, (01) :1-6
[7]   关于旅游圈的理论探讨 [J].
阎友兵 ;
李辉恒 .
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99, (06) :135-137
[8]   武汉大旅游圈的构建与发展模式研究 [J].
马勇,董观志 .
经济地理, 1996, (02) :99-104
[9]  
都市圈规划[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顾朝林等, 2007
[10]  
长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空间一体化分析及其联合发展战略[M]. 经济科学出版社 , 卞显红,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