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害虫与天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16
作者
吕文彦
秦雪峰
杜开书
机构
[1]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冬小麦田; 害虫; 天敌; 群落动态; 时间生态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22 [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2008年3月15日至5月29日系统调查了冬小麦田害虫与天敌的种群数量动态,并利用相对丰富度、优势度指数、优势集中性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分析了害虫与天敌群落动态变化及时间生态位。结果表明:麦田昆虫群落组成较为丰富,由11目39科59种昆虫组成;优势种为麦长管蚜(Macrosiphum avenae)、麦圆叶爪螨(Penthaleus major)、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和麦蚜茧蜂(Ephedrus plagiator)。群落的总个体数和丰富度随调查时间而变化;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指数在小麦生长前期较低,中期和后期较高,两者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而优势集中性指数变化趋势与其相反。在害虫种群中以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种内竞争最为激烈,条斑叶蝉(Psammotettix striatus)的竞争最缓和;棉铃虫与麦长管蚜种间竞争最强,其次为麦圆叶爪螨与小麦叶蜂(Dolerus tritici)。在天敌种群中以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种内竞争最为激烈,麦蚜茧蜂的种内竞争最为缓和;龟纹瓢虫分别与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Leis axyridis)在时间维度上的竞争较为激烈,而麦蚜茧蜂分别与龟纹瓢虫、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的竞争比较缓和。从害虫种群与天敌种群之间的重叠值看,异色瓢虫和七星瓢虫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较强,而麦蚜茧蜂和龟纹瓢虫则对麦田主要害虫麦长管蚜、条斑叶蝉和小麦潜叶蝇(Phytomyza nigra)等的跟随和控制作用均较强。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龙眼园节肢动物群落的多样性与生态位 [J].
梁子宁 ;
张永强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8, (02) :148-153
[2]   福建省转基因抗虫稻田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J].
胡奇勇 ;
郑宇 ;
张晓俊 ;
胡习斌 ;
李本金 ;
李玥仁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7, (04) :120-123
[3]   淮北棉田害虫与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变化研究 [J].
李鹏 ;
李桂亭 ;
张新才 ;
江俊起 ;
王向阳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7, (04) :124-129
[4]   生态位概念及其在昆虫生态学中的应用 [J].
王凤 ;
鞠瑞亭 ;
李跃忠 ;
杜予州 .
生态学杂志, 2006, (10) :1280-1284
[5]   麦田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季节动态 [J].
高书晶 ;
庞保平 ;
周晓榕 ;
董奇彪 .
昆虫知识, 2006, (03) :295-299
[6]   梅园昆虫群落特征、动态及优势种生态位 [J].
黄保宏 ;
邹运鼎 ;
毕守东 ;
李恒奎 ;
朱巧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307-312
[7]   麦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时序动态 [J].
高书晶 ;
庞保平 ;
于洋 ;
路慧 .
生态学杂志, 2004, (06) :47-50
[8]   青菜田节肢动物群落及其时间生态位初探 [J].
刘金文 .
福建农业学报, 2004, (03) :152-155
[9]   枣园生态系统中主要害虫、天敌生态位及种间竞争的研究 [J].
师光禄 ;
席银宝 ;
王海香 ;
李镇宇 ;
夏乃斌 .
林业科学, 2003, (05) :78-86
[10]   棉田捕食性天敌群落动态研究 [J].
缪勇 ;
邹运鼎 ;
孙善教 ;
刘家成 ;
孟庆雷 ;
叶成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1) :1437-1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