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后现代主义对教师的要求

被引:5
作者
何梅
黄朝霞
机构
[1] 重庆文理学院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知识观; 教育目的; 教学活动; 教师;
D O I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06.04.021
中图分类号
G451.1 [教师评定与任用];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作为当今世界影响最为广泛的一种思潮,后现代主义从知识观、教育目的、教学活动等视角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具备综合完善的知识体系,能够放下传统的权威角色,平等地与学生开展合作交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体验。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3+105 +1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解构与重建:后现代教育目的的意义与困境 [J].
曹永国 .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3, (04) :9-13
[2]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观的解构及其启示 [J].
谢广山 .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02) :9-12
[3]   从后现代主义视角重构师生关系 [J].
王莉莉 ;
王小丽 .
全球教育展望, 2003, (02) :62-64
[4]   后现代知识观与大学理想重构 [J].
胡炳仙 ;
秦秋田 .
高等教育研究, 2002, (03) :21-26
[5]   后现代知识观对当今课程研究的启示 [J].
王玉琼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 (03) :24-26+90
[6]   挑战理性——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的诘难 [J].
易连云 ;
陈时见 .
比较教育研究, 1999, (01) :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