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可动流体变化特征与差异性成因——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为例
被引:37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孙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来源:
关键词:
可动流体;
差异性成因;
核磁共振;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特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复杂,流体赋存状态不同于常规储层,利用核磁共振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3个层位样品的可动流体变化特征与差异性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T2谱分布主要表现出4种形态、T2截止值中等—偏高、可动流体参数变化幅度较大;沉积和成岩作用差异导致微观特征参数不同,造成各层位可动流体参数复杂变化;渗透率较小时,可动流体参数变化幅度大,当渗透率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可动流体参数数据点收敛,变化幅度减小;储层物性、孔隙(尤其是次生孔隙)发育连通程度、微裂缝的发育程度、粘土矿物的存在形式及其对孔隙的充填程度等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变化是可动流体参数差异性产生的主要原因。可动流体参数本身就是储层诸多微观特征参数的综合反映,应在储层评价中予以考虑。
引用
收藏
页码:1223 / 123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 [1] 火山岩气藏不同岩性核磁共振实验研究[J]. 石油学报, 2009, 30 (03) : 400 - 403+408杨正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不详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郭和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姜汉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单文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张玉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 [2] 鄂尔多斯盆地长6油层组储集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性质的影响[J].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6 (02) : 153 - 158窦伟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勘探部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田景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夏青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 [3] 岩样核磁共振分析方法及其在油田勘探中的应用[J].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31 (01) : 97 - 100肖秋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处朱巨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地质测井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处
- [4] 西峰油田庄40区块长6储层特低渗透成因与主控因素[J]. 沉积学报, 2008, (04) : 640 - 64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孙卫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杨文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5]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定量分析粘土矿物对油气二次运移过程的影响[J]. 地质论评, 2007, (05) : 704 - 707+730周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所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所 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勘探所
- [6] 储层流体及其在岩石孔隙中的核磁共振弛豫温度特性[J]. 地质学报, 2007, (02) : 284 - 288谢然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肖立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资源与信息学院
- [7]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沉积相特征与层序地层分析[J]. 沉积学报, 2006, (04) : 549 - 554李凤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王多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兰州油气资源研究中心 南京大学张庆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徐旭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 南京大学
- [8] 白马南地区长81砂岩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J]. 地质学报, 2006, (05) : 712 - 717+78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曹青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安石油大学资源工程系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震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9] 低渗透油田储层综合评价方法[J]. 石油学报, 2006, (02) : 64 - 6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张英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刘先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10] 利用核磁共振物理模拟实验研究岩性油气藏成藏机理[J]. 地质学报, 2006, (03) : 432 - 438陈冬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庞雄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姜振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苗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渗流所 中国石油大学教育部石油与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