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2年上海市某地居民伤害死因分析

被引:12
作者
刘丹 [1 ]
白鹏男 [2 ]
机构
[1] 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治与消毒管理科
[2] 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保健科
关键词
自我伤害行为; 死亡率; 死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地伤害死亡水平及特征,为伤害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方法按国际疾病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ICD-10)对上海市某地2009-2012年居民病伤死因资料统一分类编码,利用死亡率、构成比、顺位等指标对伤害死亡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2012年上海市某地居民因伤害死亡1 677人,占死亡总数的6.49%,年平均死亡率为60.60/10万,居全死因第4位;男性因伤害死亡982人,占男性全部死亡的7.16%,粗死亡率为72.04/10万,居全死因第4位;女性因伤害死亡695人,占女性全部死亡的5.73%,粗死亡率为49.50/10万,居全死因第5位;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8.12,P<0.001)。前5位伤害死亡原因依次为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淹死、自杀。0~14岁年龄段以淹死居首,15~39岁及40~64岁年龄段以机动车辆交通事故为主,≥65岁年龄段以意外跌落为主。结论伤害是某地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的伤害死亡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伤害。
引用
收藏
页码:689 / 69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上海市自行车伤害流行特征研究 [J].
李延红 ;
仲伟鉴 ;
宋桂香 ;
卢伟 ;
周德定 ;
喻彦 ;
高宁 ;
苏惠佳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6 (08) :665-669
[2]   深圳市居民自杀流行病学研究 [J].
周海滨 ;
彭绩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1, (03) :219-221
[3]   1991-2005年中国人群伤害死亡状况与变化趋势 [J].
王黎君 ;
胡楠 ;
万霞 ;
周脉耕 ;
王骏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10, (04)
[4]   卫生部公布我国伤害预防报告 [J].
本刊编辑部 .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07, (05) :409-409
[5]   上海市闸北区1995~2004年居民交通伤害死亡分析 [J].
冯乾 ;
徐伟 ;
吴益生 ;
李延红 .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6, (02) :65-66
[6]   上海市闸北区1995~2004年老年人伤害死亡分析 [J].
杨骏 ;
徐伟 ;
朱瑜 .
上海预防医学杂志, 2006, (02) :71-72
[7]   上海市2000~2002年道路交通事故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J].
张胜年 ;
卢伟 ;
周顺福 ;
陈绍明 ;
杨斌杰 ;
李强 ;
陆建光 ;
吴建平 ;
鲍琼 ;
宋桂香 ;
袁东 ;
李延红 ;
周峰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03) :21-25
[8]   自杀危险因素及预防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J].
崔树伟 .
中国公共卫生, 2003, (01) :109-111
[9]   金山区居民交通伤害死亡分析 [J].
鲁桂根 ;
汤喜红 ;
朱建明 ;
隋广德 .
疾病控制杂志, 2001, (03) :246-247
[10]   论生育政策与中国人口老龄化 [J].
李建新 .
人口研究, 2000, (02) :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