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早期脏器损害发病机制的探讨

被引:35
作者
杨宗诚
机构
[1]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关键词
烧伤;内皮.血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44 [烧伤及烫伤(灼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烧伤后脏器损害是当前烧伤主要的死亡原因,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认为其本质是缺血缺氧性损害;血液灌流不足与肠源性感染是其主要发病因素;失控性炎症反应是其基本病理生理变化;血管内皮细胞起关键作用。改善早期复苏方案,应用延迟快速补液可改善脏器血液灌流,应用早期肠道营养能减轻肠道损害,有助于防止肠源性感染;伤后尽快一次切除大部分焦痂能减轻失控性炎症反应,降低内脏并发症的发生率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鼠烧伤早期内皮素的变化及其在肺脏损害中的作用 [J].
高建川 ;
吴雄飞 ;
杨宗城 ;
黎鳌 ;
罗勤 ;
罗向东 ;
郭振荣 .
中华医学杂志, 1997, (10) :64-66
[2]   一次性大面积切痂防治烧伤早期脏器损害的临床研究 [J].
黄跃生 ;
杨宗城 ;
陈发明 ;
李志清 ;
彭毅志 ;
刘旭盛 ;
黎鳌 .
中华创伤杂志, 1997, (03) :45-48
[3]   大鼠烧伤早期血浆内皮素变化及其对内皮细胞通透性的影响 [J].
高建川 ;
杨宗城 ;
黎鳌 ;
罗勤 ;
罗向东 ;
潞淑珍 ;
郭振荣 .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96, (06) :419-422
[4]   严重烧伤后内皮细胞损伤及其在早期脏器损害发病中的作用 [J].
杨宗城,罗向东,高建川,吴雄飞,李志清,罗勤 .
解放军医学杂志, 1996, (01) :10-12
[5]   严重创伤早期肠道营养对肠粘膜结构及功能的作用 [J].
邵洪 ;
尤忠义 ;
汪仕良 ;
黎鳌 ;
田伏洲 ;
曹卫 .
中华创伤杂志, 1995, (06) :39-41+90-91
[6]   家兔烧伤早期内脏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变化 [J].
罗向东,杨宗城,黎鳌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5, (04) :279-283
[7]   烧伤早期肠道营养 [J].
汪仕良,尤忠义,邵洪,余斌,唐成功 ;
余静波,王凤君,雷政宏,朱云,赵云 .
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4, (04) :6-8
[8]   巨噬细胞在严重烧伤后免疫功能紊乱中的作用 [J].
彭代智 ;
黄文华 ;
黎鳌 ;
叶宝莲 .
中华外科杂志, 1994, (05) :310-313
[9]   重度烧伤狗肝、肾线粒体呼吸功能及ATP含量的变化 [J].
茆象千 ;
彭家和 ;
康运生 ;
董燕麟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1992, (05) :455-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