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北部不同地区河流和湖岸阶地的演化特征

被引:6
作者
赵振明
李荣社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青藏高原北部; 河流、湖岸阶地; 演化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41.7 [自然区域];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把青藏高原北部空白区已完成的1∶25万区调成果报告中有关河流和湖岸地貌的剖面、实测数据提炼出来,将其位置点绘于同一张水系分布图上,然后根据不同位置、不同的剖面、不同的测试数据进行区域性对比研究,结果表明:①青藏高原北部昆仑山中部和东部地区,河谷、湖岸地貌都具有100kaBP、10kaBP、5~6kaBP的阶地,这3个时期东西部河谷、湖岸地貌的形成具有同步性;②昆仑山中部地区具有70kaBP的阶地,昆仑山东部地区具有50kaBP的阶地,这2个时期昆仑山东西部河流、湖岸地貌的形成不具有同步性。对该地区河流、湖岸地貌成因分析后认为,除气候作用外,河流阶地、湖岸阶地对高原北部的隆升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表现为从西向东抬升速率逐渐减小,总体上同一地方从老到新抬升速率逐渐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221 / 2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东昆仑阿拉克湖地区第四纪水系演化过程及其趋势 [J].
向树元 ;
王国灿 ;
林启祥 ;
吴燕玲 ;
张智勇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4) :16-20
[2]   青藏高原北缘银石山地区地貌年代学初步研究 [J].
柏道远 ;
孟德保 ;
贾宝华 ;
罗灵生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4) :45-51
[3]   东昆仑山东段北坡河流阶地发育及其与构造隆升的关系 [J].
王岸 ;
王国灿 ;
向树元 .
地球科学, 2003, (06) :675-679
[4]   青藏高原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地貌年代学研究 [J].
柏道远 ;
贺春平 ;
吴能杰 ;
罗灵生 .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2003, (02) :23-27
[5]   晚新生代青藏高原北缘构造变形和剥蚀变化及其与山脉隆升关系 [J].
马钦忠 ;
李吉均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1) :27-34
[6]   藏北申扎羊湖河谷140ka B.P.以来古环境的初步研究 [J].
刘爱民 ;
喻建新 ;
贺永忠 ;
卢定彪 ;
牟世勇 ;
岳龙 ;
杨家禄 .
第四纪研究, 2003, (01) :83-91
[7]   东昆仑山构造隆升与水系演化及其发展趋势 [J].
李长安 ;
殷鸿福 ;
于庆文 .
科学通报, 1999, (02) :211-214
[8]   青藏高原构造演化及隆升的简要评述 [J].
肖序常 ;
王军 .
地质论评, 1998, (04) :372-381
[9]   东昆仑晚新生代沉积、地貌与环境演化初步研究 [J].
李长安 ;
骆满生 ;
于庆文 ;
王永标 .
地球科学, 1997, (04) :11-15
[10]   青藏高原北部隆升的深部构造物理作用——以“格尔木-唐古拉山”地质及地球物理综合剖面为例 [J].
许志琴 ;
姜枚 ;
杨经绥 .
地质学报, 1996, (03) :195-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