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晚元古代碰撞造山带构造轮廊

被引:32
作者
马荣生,王爱国
机构
[1] 安徽省地矿局三三二地质队
关键词
晚元古代,江南古陆,碰撞造山带,皖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 [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本文从浅变质岩系与震旦系休宁组底砾岩之间的角度不整合以及这一构造面之下浅变质岩的大量同位素测龄成果资料和晚元古代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带的形成等地质事实,论证了江南古陆晚元古代造山作用。提出皖南地区晚元古代造山运动经历了早期俯冲和晚期碰撞两个阶段,晚期碰撞造带可以划分为羊栈岭前陆褶冲带、障公山构造混杂岩带、白际岭岛弧仰冲带三个构造单元和若干个次级单元。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赣东北前震旦纪地质.[M].马长信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 [2] 皖浙赣地区元古代地体和多期碰撞造山带.[M].徐备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 [3] 江南古陆东南缘晚元古代大陆增生史
    邢凤鸣
    徐祥
    陈江峰
    周泰禧
    K. A. Foland
    [J]. 地质学报, 1992, (01) : 59 - 72
  • [4] 皖南晋宁早期花岗闪长岩带的确定及其岩石学特征
    邢凤鸣
    徐祥
    李应运
    任思明
    [J]. 岩石学报, 1989, (04) : 34 - 44
  • [5] 安徽歙县伏川蛇绿岩套的Sm-Nd等时线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周新民
    邹海波
    杨杰东
    王银喜
    不详
    [J]. 科学通报 , 1989, (16) : 1243 - 1245
  • [6] 论地体构造——板块构造理论研究的最新问题
    郭令智
    施央申
    马瑞士
    卢华复
    叶尚夫
    丁幼文
    [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3) : 27 - 34
  • [7] 中国的混杂地质体
    冯益民
    汤耀庆
    [J]. 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1984, (03) : 77 - 92
  • [8] 皖南祁门—歙县地区元古界变质岩地层原始构造环境和形变
    徐树桐
    陆镜元
    张维明
    陈冠宝
    [J]. 地质科学, 1979, (02) : 101 - 115+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