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对泸定县兴隆镇群发性滑坡型泥石流的影响分析

被引:4
作者
李文杰 [1 ]
冯文凯 [1 ]
魏昌利 [2 ]
何元宵 [2 ]
贾金晓 [1 ]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泥石流; 地形条件; 山坡坡度; 流域面积; 沟床比降; 地形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四川省泸定县兴隆镇2006年7月14日暴发了群发性泥石流,给当地人民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此次群发性泥石流范围较小,降雨和地质条件基本一致,那么地形条件则是泥石流爆发的首要考虑因素。为了研究地形条件对滑坡型泥石流的影响,从泥石流形成机理出发,选取研究区各沟谷流域面积A,沟床比降J,沟谷两侧斜坡25°45°坡度所占百分比S等3个重要地形因子进行研究对比,建立了此次泥石流暴发的临界曲线及综合地形因子G,得出在降雨和地质条件都近似的情况下,地形因子G越大,地形条件越有利,越容易暴发泥石流。因此可用地形因子G划分区域内沟谷泥石流的易发等级,为泥石流的危险性评价和监测预警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49 / 15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A formation model for debris flows in the Chenyulan River Watershed, Taiwan [J].
Yu, Bin ;
Li, Li ;
Wu, Yufu ;
Chu, Shengming .
NATURAL HAZARDS, 2013, 68 (02) :745-762
[2]  
The mobilization of debris flows from shallow landslides.[J].Emmanuel J. Gabet;Simon M. Mudd.Geomorphology.2005, 1
[3]   贵州望谟打蒿沟“6·06”泥石流特征 [J].
朱渊 ;
余斌 ;
陈源井 ;
王涛 ;
亓星 .
山地学报, 2012, (05) :599-606
[4]   甘肃省舟曲8.7特大泥石流调查研究 [J].
余斌 ;
杨永红 ;
苏永超 ;
黄文杰 ;
王高峰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4) :437-444
[5]   四川泸定县泥石流灾害成因、特征与防治建议 [J].
倪化勇 ;
李宗亮 ;
巴仁基 ;
刘宇杰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1) :91-99
[6]   滑坡的发生与降雨关系的研究 [J].
张玉成 ;
杨光华 ;
张玉兴 .
灾害学, 2007, (01) :82-85
[7]   标水岩沟滑坡型泥石流灾害及特征 [J].
谢洪 ;
王成华 ;
林立相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0, (03) :23-25+30
[8]   滑坡型泥石流形成机理 [J].
李树德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107-110
[9]   中国灾害暴雨泥石流预报分区研究 [J].
谭万沛 .
水土保持通报, 1989, (02) :48-53
[10]  
强震区群发性沟谷型泥石流地形因子研究.[D].李丽.成都理工大学.201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