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下大理岩受压破坏的细观结构分析

被引:9
作者
吴刚 [1 ,2 ]
翟松韬 [3 ]
李玉寿 [2 ]
吴雪萍 [3 ]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
关键词
岩石力学; 高温; 大理岩; 受压破坏; 细观结构; 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452 [岩体力学性质及应力理论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探究高温对岩石的作用机制,对于解决高温岩石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日本日立公司制造S–3000 N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在20℃,200℃,400℃,600℃,800℃高温作用下以及经历400℃,600℃和800℃高温作用冷却后受单轴压缩破坏的徐州大理岩进行表面元素分布测定、表面形貌观察和超微结构分析,以期在细观层次上对大理岩的受压变形、强度及破坏特性等做出机制性的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徐州大理岩的颗粒较为粗大,为典型解理开裂且部分颗粒内及颗粒间存在裂纹,温度升高至800℃时,岩样端口表面碎裂明显、颗粒变小且形态较为规整、部分区域内存在细长裂纹;高温下和高温后受压破坏的大理岩细观结构差异较大;800℃之前大理岩总体的质量百分比没有明显变化,温度达到800℃时大理岩各元素的质量百分比发生较大的变化,Ca元素的质量百分比急剧下降而Si元素的质量百分比迅速上升,说明其结构可能发生由晶态向非晶态的相转变,致使大理岩的力学指标骤降。
引用
收藏
页码:3579 / 358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不同温度循环作用后大理岩细观损伤特征的定量研究 [J].
倪骁慧 ;
李晓娟 ;
朱珍德 .
煤炭学报, 2011, 36 (02) :248-254
[2]   高温环境下大理岩热损伤特性的试验研究 [J].
张连英 ;
茅献彪 ;
李天珍 .
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10, 27 (04) :505-511
[3]   高温后花岗岩力学性质及微孔隙结构特征研究 [J].
徐小丽 ;
高峰 ;
沈晓明 ;
金春花 .
岩土力学, 2010, 31 (06) :1752-1758
[4]   温度对大理岩力学性质影响的细观研究 [J].
李道伟 ;
朱珍德 ;
蒋志坚 ;
渠文平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3) :375-378
[5]   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进行膨胀红砂岩细观结构动态劣变特征研究 [J].
朱珍德 ;
杨永杰 ;
蒋志坚 ;
王春娟 ;
朱明礼 ;
陈卫忠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10) :2007-2013
[6]   砂岩高温后的力学特性 [J].
吴刚 ;
邢爱国 ;
张磊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10) :2110-2116
[7]   不同温度作用下砂岩热开裂的实验研究 [J].
左建平 ;
谢和平 ;
周宏伟 ;
彭苏萍 .
地球物理学报, 2007, (04) :1150-1155
[8]   3种岩石高温后力学性质的试验研究 [J].
朱合华 ;
闫治国 ;
邓涛 ;
姚坚 ;
曾令军 ;
强健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10) :1945-1950
[9]   煤层顶板砂岩高温状态下力学特征试验研究 [J].
吴忠 ;
秦本东 ;
谌论建 ;
罗运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11) :1863-1867
[10]   煤层顶板砂岩在高温下的力学特性及破坏机理 [J].
谌伦建 ;
吴忠 ;
秦本东 ;
顾海涛 .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