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中国东北小麦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Dc.speer)毒力频率分析
被引:3
作者:
杨家书,曹远银,王志民,于泉林,杨英慧,杨乃成,齐永志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植物免疫研究室,沈阳市新城子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铁岭市植保站
来源:
关键词:
小麦白粉病;毒力频率;抗白粉病基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 [禾谷类作物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本试验于1982,1987,1988和1992年在东北地区的辽宁海城、沈阳、大连和吉林公主岭4个观察圃中系统观测了含有不同抗白粉菌基因的小麦品种和拟等基因系的白粉病病情:Pm1、Pm5、Pm7及Pm3a或Pm3b和Pm3c的病情均达20MS以上,感病严重.Pm2+6,Pm2或Pm4抗性较强,病情仅达0~5HR.采用离体活动圃鉴定法观测表明:1987~1988年各病圃白粉菌出现频率较高的基因为:V7(67.2%~80.4%,平均74.0%),V1(67.9%~78.1%,平均73.1%),V3c(61.9%~71.4%,平均67.6%),V5(62.3%~73.1平均67.3%),V3c(43.0%~51.8%,平均48.7%),V3a(32.7%~47.8%,平均39.5%),V5(15.6%~26.5%,平均20.25%);出现频率较低毒力基因为V2+6(0%~1.6%,平均0.51%),V2(2.1%~7.6%,平均4.05%)和V4(5%~12.6%,平均8.6%)。
引用
收藏
页码:245 / 249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