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枞盆地正长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17
作者
李洪英
张荣华
胡书敏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关键词
正长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庐枞盆地;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9.05.011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研究了庐枞盆地正长岩类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对其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进行了探讨。庐枞盆地正长岩类呈北东向展布于盆地的内部和外围。通过对正长岩类进行主量和微量元素的测试分析发现:SiO2质量分数变化范围为60.86%68.85%,全碱值(K2O+Na2O)均在9.82%以上,里特曼指数均大于3.73,为碱性系列;在K2O-SiO2图上,岩石样品全部落在含钾较高的钾玄岩系列中;在微量元素组成上,与原始地幔岩相比,样品的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富集,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和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高场强元素Nb、Ti等;稀土总量(∑REE)变化范围为(205.16~496.61)×10-6。反映了庐枞盆地正长岩类成岩物质来源较深,是来自富集地幔的碱性玄武岩浆在沿深大断裂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部分陆壳物质的混染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839 / 8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再论巴楚麻扎山正长岩体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 [J].
孙林华 ;
王岳军 ;
范蔚茗 ;
訾建威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8, (01) :8-20
[2]   粤西阳春中生代钾玄质侵入岩及其构造意义: Ⅰ.岩石学和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J].
李献华 ;
周汉文 ;
刘颖 ;
李寄 ;
陈正宏 ;
于津生 ;
桂训唐 .
地球化学, 2000, (06) :513-520
[3]  
中国东部晚中生代A型花岗岩的构造制约.[J].王德滋,赵广涛,邱检生.高校地质学报.1995, 02
[4]   安徽两条A型花岗岩带 [J].
邢凤鸣,徐祥 .
岩石学报, 1994, (04) :357-369
[5]   我国某些富碱侵入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 [J].
赵振华 ;
周玲棣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4, (10) :1109-1120
[6]   安徽庐枞地区巴家滩火山-侵入体的岩浆来源 [J].
杨荣勇 ;
任启江 ;
徐兆文 ;
孙冶东 ;
郭国章 ;
邱检生 .
地球化学, 1993, (02) :197-206
[7]   安徽庐枞地区正长岩类稳定同位素研究 [J].
孙冶东 ;
刘孝善 ;
褚立明 .
岩石学报, 1991, (03) :95-97
[8]   安庐石英正长岩带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J].
章邦桐 ;
张富生 ;
倪琦生 ;
陈培荣 ;
翟建平 ;
沈渭洲 .
岩石学报, 1988, (03) :1-14
[9]   长江中下游玢岩铁矿围岩蚀变的地球化学分带 [J].
张荣华 .
地质学报, 1979, (02) :137-152+169
[10]   长江中下游及华北地区内生铁铜矿床与膏盐的关系 [J].
草广金 .
地质与勘探, 1977, (01) :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