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9 条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3~1Ⅰ和E3~1Ⅱ砂层组沉积微相及沉积演化研究
被引:16
作者:
董文举
[1
]
张道伟
[1
]
邵毅
[1
]
王彬
[1
]
刘振华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西北分院
来源:
关键词:
沉积微相;
下干柴沟组;
红泉地区;
柴达木盆地;
滚动勘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31可划分出4个砂层组,在对下干柴沟组E31Ⅰ和E31Ⅱ砂层组岩心的观察描述和沉积相的电性特征分析基础上,研究了这2个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并根据微相模式识别和单井相分析,建立了沉积序列和沉积演化模式,并结合剖面沉积微相和砂岩含量和分布,绘制了E31Ⅰ和E13Ⅱ砂层组的沉积微相平面图,结果表明,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E13Ⅰ和E31Ⅱ砂层组发育有三角洲前缘水下河道砂体,前缘席状砂体也有较好的好育,二者均是储集砂体发育的有利相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5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