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质粒图谱分析

被引:5
作者
徐菲莉
杨子平
李蕾
赵飞
机构
[1] 新疆地方病防治研究所!乌鲁木齐市
关键词
新疆; 鼠疫自然疫源地; 鼠疫菌; 质粒图谱;
D O I
10.13215/j.cnki.jbyfkztb.1997.01.006
中图分类号
R516.8 [鼠疫];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检测了新疆四大片鼠疫自然疫源地内不同宿主、不同年代的109株鼠疫菌的质粒,发现除一株1970年分离自玛纳斯灰旱獭的菌株自然缺失6Mdal质粒、只携带45和65Mdal二种质粒、并伴随鼠疫杆菌素(Pstl)表型丧失外,其余所有的菌株均携带三种质粒。其中80%的菌携带6、45和65Mdal质粒。三种质粒中,6Mdal质粒比较稳定,无明显变化。编码钙依赖和F1抗原的二种质粒分子量变化较大,前者可增大至49和56Mdal,后者可增大至74和91Mdal。根据鼠疫菌所含三种质粒分子量不同,将新疆鼠疫菌质粒图谱分为Ⅰ~Ⅴ个型。北天山灰旱獭-长尾黄鼠鼠疫疫源地有Ⅰ、Ⅱ、Ⅲ、Ⅳ、Ⅴ五个类型,南天山灰旱獭鼠疫疫源地有Ⅰ、Ⅴ两种类型,帕米尔高原-阿赖山红旱獭和昆仑山喜玛拉雅旱獭鼠疫疫源地只有Ⅰ型。由于鼠疫菌的质粒图谱在各疫源地内的分布不同,可将其作为新疆鼠疫疫源地划分及鼠疫菌分型的重要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鼠疫耶尔森氏菌质粒提取方法的改进 [J].
徐菲莉,赵飞 .
地方病通报, 1994, (04) :63-65
[2]   我国鼠疫菌大质粒的特性及其流行病学意义 [J].
李敏,于晓涛,金丽霞,黎莉,祁芝珍,姚桂珠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4, (04) :223-225
[3]   鼠疫菌携带的质粒种类、地理分布及其功能的研究 [J].
赵铭山 ;
何永山 ;
张春华 ;
张贵斌 .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1992, (02) :65-67+78
[4]   我国各自然疫源地鼠疫工菌质粒种类的研究 [J].
何永山 ;
赵铭山 ;
公允 ;
张贵斌 ;
梁杰 .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86, (01) :9-13+77-78+83
[5]  
鼠疫[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方喜业等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