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HA、LN、hPCⅢ、CⅣ联合检测与病理诊断肝硬变及肝纤维化的对照研究

被引:1
作者
顾生旺
章廉
侯金林
冯筱榕
骆抗先
翁介月
不详
机构
[1] 解放军第医院传染结核科
[2] 广州市南方医院
[3] 广州市南方医院 江苏省淮阴市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Ⅲ型胶原; 肝纤维化; 早期肝硬变;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75.2 [肝硬变];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化标志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变的价值。方法 用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参照各组各项纤维化标志分布的散点图,分别拟定肝硬变及肝纤维化的诊断截断点。按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 活动性肝硬变及早期肝硬变组四项纤维化标志升高最为明显:以HA≥190μg/L几为截断点诊断肝硬变的灵敏度为82.5%,特异度94.6%,准确度90.3%,拟定hPCⅢ≥160μg/L或HA≥70μg/L为截断点诊断肝纤维化,灵敏度分别为73.0%,70.6%;特异度83.3%,86.7%;准确度分别为74.0%,72.3%。LN和CⅣ诊断肝硬变和肝纤维化灵敏度均低于66.4%。结论 联合应用HA和hPCⅢ诊断肝硬变、肝纤维化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实验性肝纤维化过程中间质胶原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J].
王爱民,王宝恩,董忠,李新民 .
中华消化杂志, 1998, (04) :213-216
[2]   慢性病毒性肝炎纤维化分期与血清学指标的关系 [J].
王泰龄 ;
王宝恩 ;
刘霞 ;
贾继东 ;
赵静波 ;
李新民 ;
张晶 ;
李宁章 .
中华病理学杂志, 1998, (03) :25-30
[3]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关系 [J].
辛绍杰 ;
赵景民 ;
王林杰 ;
王松山 .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 1998, (01) :57-59
[4]  
干扰素对小鼠α2(Ⅰ)型胶原基因启动子活性的影响[J]. 高春芳,王皓,孔宪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临床免疫中心.华人消化杂志. 1998(03)
[5]   血清粗纤维调节素检测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 [J].
姚定康,李石,孔宪涛,谢映华 .
中华消化杂志, 1998, (01) :60-61
[6]   血清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板层素及脯氨酸肽酶水平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J].
白石山,李秀霞,杨守昌,汪能平,骆抗先 .
中华肝脏病杂志, 1997, (02) :72-74
[7]   SERUM CARBOXY-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I PROCOLLAGEN TO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OF TYPE-III PROCOLLAGEN RATIO IS A BETTER INDICATOR THAN EACH SINGLE PROPEPTIDE AND 7S DOMAIN TYPE-IV COLLAGEN FOR PROGRESSIVE FIBROGENESIS IN CHRONIC VIRAL LIVER-DISEASES [J].
LIN, DY ;
CHU, CM ;
SHEEN, IS ;
LIAW, YF .
DIGESTIVE DISEASES AND SCIENCES, 1995, 40 (01) :21-27
[8]  
An 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 decreases fibrosis induced by dimethylnitrosamine in rat liver[J] . R. Mancini,A. Benedetti,A.-M. Jezequel.Virchows Archiv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