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诱导透射滤光片缺陷的成因分析及抑制

被引:1
作者
卢宝文 [1 ,2 ]
徐学科 [1 ]
刘光辉 [1 ,2 ]
胡国行 [1 ,2 ]
刘晓凤 [1 ,2 ]
范正修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强激光材料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光学薄膜; 诱导透射滤光片; 薄膜缺陷; 酸洗工艺; 缺陷深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H74 [光学仪器];
学科分类号
0803 ;
摘要
多腔诱导透射滤光片制备后出现的缺陷,严重地影响了薄膜样品的品质以及环境稳定性。实验用热蒸发的方法在室温浮法玻璃基底上制备了四腔诱导透射滤光片。用光学显微镜观测了缺陷的形貌,将缺陷分为不同类型的点状缺陷和线状缺陷,并结合光学轮廓仪和电子能量散射谱仪分析了缺陷的深度以及元素成份。分析结果显示,基片污染、喷溅以及应力、亚表面缺陷等综合因素是诱发缺陷产生的主要原因。为减少缺陷数量以及其尺寸和深度,实验验证了基底酸洗工艺对缺陷的抑制效果,证明了酸洗工艺具有可行性。最后结合缺陷产生的可能原因提出了制备工艺改进措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引用
收藏
页码:2149 / 215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光学薄膜界面粗糙度互相关特性与光散射 [J].
潘永强 ;
吴振森 ;
杭凌侠 .
中国激光, 2008, (06) :916-920
[2]   吸收杂质热辐射诱导光学薄膜破坏的热力机制 [J].
魏朝阳 ;
贺洪波 ;
邵建达 ;
范正修 .
光学学报, 2008, (04) :809-812
[3]   导纳轨迹图解方法在诱导透射滤光片设计中的应用 [J].
金扬利 ;
马勉军 .
光学仪器, 2007, (01) :80-83
[4]   光学薄膜的分层界面散射模型 [J].
侯海虹 ;
沈健 ;
沈自才 ;
邵建达 ;
易葵 ;
范正修 .
光学学报, 2006, (07) :1102-1106
[5]   制备工艺条件对薄膜微结构的影响 [J].
田光磊 ;
申雁鸣 ;
沈健 ;
邵建达 ;
范正修 .
中国激光, 2006, (05) :673-678
[6]   基体温度对诱增透滤光片特性的影响 [J].
林永钟 ;
林坚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1) :49-52
[7]   倾斜角沉积技术制备ZnS双折射雕塑薄膜 [J].
王素梅 ;
贺洪波 ;
邵建达 ;
范正修 .
中国激光, 2005, (12) :1699-1702
[8]   电焊护目诱导透射滤光片的研究 [J].
潘永强 ;
卢进军 ;
宋俊杰 ;
方勇 .
激光与红外, 2005, (09) :700-702
[9]   微缺陷对薄膜滤光片环境稳定性的影响 [J].
张东平 ;
齐红基 ;
方明 ;
邵建达 ;
范瑞瑛 ;
范正修 .
光子学报, 2005, (06) :873-876
[10]   提高诱导透射滤光片性能的改进设计 [J].
林宇翔 ;
章岳光 ;
顾培夫 ;
唐晋发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5, (02) :106-109